心肌酶谱和心肌肌钙蛋白(CTnI)是诊断儿童心肌损伤和心肌炎的重要指标,在临床上经遇到一些化验单结果显示心肌酶略高,这种情况医生的解释往往是临床无明显症状,暂不用处理,家属却非常紧张。

其实家属对化验结果的重视是应该的,只是不要看着有些结果稍微偏高就过度紧张。感染性疾病在儿科疾病中发病率非常高,其病原体主要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心脏是人体重要脏器,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是大的问题,特别是肺部感染时,由于缺氧与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对心肌的作用,往往引发心肌炎,甚至心力衰竭,如果出现爆发性心肌炎会危及生命,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但同时,又要正确认识。

心肌酶属于胞浆酶,主要存在于心肌、脑组织、骨骼肌中,当心肌受损时,细胞完整性受损引起细胞内酶的释放及活性改变;AST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器官,以心肌含量最多;LDH以肾、心肌、肌肉较多;CK分布在肌肉组织,其次为心肌及脑组织;CK-MB为特异性心肌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胞浆内,当心肌受损时心肌酶活性有明显改变,尤其CK-MB升高的特异性较高,是监测心功能状态的重要酶类。

目前儿童心肌酶检测的正常值范围,参考的是成人标准。但是,儿童正常心肌酶谱值普遍高于成人,并且年龄愈小,心肌酶谱愈高。比如:LDH(乳酸脱氢酶)与HBDH(羟丁酸脱氢酶)波动范围较大,新生儿在正常情况下就非常高,影响因素多,有轻度升高意义不大。一般情况下,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的异常更有临床意义。遇到儿童心肌酶谱升高的检测结果,医生一般会结合临床表现,决定是否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或者采取临床干预,如果没有相应的症状体征,心肌酶检测中某些指标轻度升高没有临床意义。









































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yy/72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