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全麻诱导前需要预给氧,不过你真的会做吗?对于一个全麻病人,为什么要预给氧?什么情况下需要预给氧?如何正确操作?每个病人预给氧的方式都一样吗?预给氧有什么危害?如何解决?其实这些问题回答起来并不简单。

年2月刊的《AnesthesiaAnalgesia》,编辑以“IsThereAnythingNewAboutPreoxygenation?Duh,Yeah!”1为题推荐了Nimmagadda等人发表于同期的一篇综述:“Preoxygenation:PhysiologicBasis,Benefits,andPotentialRisks”2。这篇文章梳理了篇相关文献,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上面这些问题。

(一)关于预给氧的知识总结

1、对于大部分病人,新鲜气体流量超过静息分钟通气量(大约5L/min),正常潮气量吸入纯氧3分钟就完全足够了。更长的时间,更深的呼吸似乎并不能给病人的肺脏或血液带来更多的氧气。

2、孕妇需要更高的氧流量(10L/min);肥胖患者取头高位更有利;小儿患者仅需2分钟预给氧;而老年人一般需要5分钟。

3、预给氧并不会延误意外食道插管的判断;吸收性肺不张可以用通气前常规手法复张解决;目前也没有证据显示短暂的高浓度吸氧所产生的活性氧成分有什么损害。

4、然而预给氧有几个潜在的负面影响作者并没有提及:给一个两岁的小孩紧紧地扣上面罩,不仅患儿和家长,麻醉医生都会很紧张;在有些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比如脐带脱垂,预给氧可能会占用宝贵的抢救时间。

5、我们可以非常简便地监测预给氧的效果。只要呼气末氧浓度(EtO2)≥90%就说明预给氧足够,可以开始诱导了。相信下一代的麻醉医生都会常规监测EtO2。

6、在紧急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来改善预给氧的效果。高达50-70L/min的湿化氧气不仅可以提供高浓度氧,而且可以减少气道死腔,并提供一定程度的持续气道正压。这一概念被取了一个拗口的名字“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transnasalhumidifiedrapidinsufflationventilatorexchange,THRIVE)。我相信这个装置将会广泛应用于慢阻肺、鼾症、肥胖以及其他有低氧风险的患者身上,传统的给氧游戏规则也将因此发生改变。

(二)高危人群的预给氧

(1)孕妇

与普通妇女相比,孕妇通气量高而残气量低(VA/FRC),因此可以更快达到洗出效果。但也正因为残气容量小,同时氧耗量大,呼吸暂停后孕妇的氧饱和度下降更快。SaO2降到95%,普通女性是秒(4分多钟),孕妇是秒(不到3分钟)。普通女性头高45°时间还可以延长,对孕妇则无效,可能是因为妊娠子宫影响了横膈下降。对于孕妇,4次深呼吸效果不如3分钟潮气量呼吸,除紧急状况外一般不推荐。由于分钟通气量高,预给氧时需要更高氧流量(10L/min)。

(2)病态肥胖患者

预给氧后呼吸暂停SaO2降到90%,正常体重人群平均6min,而病态肥胖患者(BMI40kg/m2)只有2.7min。肥胖患者摆25°头高位,时间可以延长大约50秒。面罩预给氧时建议加用鼻咽通气道,或将氧管放于口咽部持续给氧,氧流量至少5L/min。

(3)小儿患者

研究表明,小儿只需要2min潮气量呼吸就可以达到预给氧要求。同样因为残气量小,氧耗量大,氧饱和度下降也很快。婴儿比高龄儿童下降得更快。大多数婴儿SaO2降到90%,不管有没有预给氧,都只需要70-90秒。小儿专科麻醉医师已经意识到,成人版的快速顺序诱导可能并不适合儿童。改良版的诱导方式:合适的麻醉深度,足够的肌松,高浓度氧,轻柔的手控通气,放弃环状软骨压迫,可能更适合儿童。

(4)老年患者

老年性呼吸系统结构和生理改变包括:呼吸肌力减弱,肺实变弹性降低,通气血流灌注比失调,氧耗降低但氧摄取能力也降低。对于老年人,3分钟或更长时间的潮气量呼吸,效果明显好于4次深呼吸。

(5)肺部疾病患者

慢阻肺患者即使短暂的窒息,比如吸痰,都可能导致氧饱和度快速下降。但由于慢性肺高压,倒并不容易出现肺不张。对这类病人,要达到预给氧效果,可能需要5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潮气量呼吸。

(三)改善预给氧效果的技术

(1)无呼吸扩散给氧(ApneicDiffusionOxygenation)

方法是充分预给氧后,通过鼻咽或口咽通气道,或环甲膜穿刺针,持续给予15L/min的氧气。没有气道阻塞的健康成人,至少可以提供10min的充足氧供。甚至有报道可以维持SaO2在90%以上达min。可用于支气管镜检查或短小的声门手术。问题在于氧供虽然足够,但PCO2会持续升高。

(2)持续气道正压和呼气末正压(CPAP/PEEP)

(3)无创双相气道正压(BiPAP)

(4)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THRIVE,也叫HFNC,加温加湿经鼻高流量吸氧)

THRIVE综合了无呼吸扩散给氧和CPAP的优点,通过气体流量冲刷死腔来减少二氧化碳蓄积。通过一个特制的鼻导管,可以提供高达70L/min的氧流量,在静脉诱导加了肌松药之后可以持续给予足够的氧合且避免了二氧化碳的升高。

(四)预给氧潜在的风险

(1)吸收性肺不张

75%~90%接受全麻的健康人都会发生肺不张,预给氧最主要的副作用就是吸收性肺不张。正常情况下,N2不会吸收入血,可以维持肺泡张力。预给氧将氮气洗出,氧气被吸收入血后就会造成肺泡萎陷。

解决的方法一是降低吸入氧浓度,二是手法肺复张。多项研究证实,吸入纯氧可以导致明显肺不张;吸入80%的氧,肺不张明显减少;吸入60%的氧则几乎不会发生肺不张。但随着氧浓度下降,氧饱和度下降时间也逐渐缩短。手法通气对预给氧特别有益,它包括了CPAP、PEEP,以及手法肺复张,建议插管后即刻和拔管前都行一次手法肺复张。

(2)活性氧的产生

长时间吸入纯氧会产生活性氧成分,但吸入高浓度氧12h后才开始出现早期肺损伤表现,所以短时间的纯氧预给氧是没有什么危害的。

(3)心血管反应

预给氧期间的心血管反应没有受到太多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费用
北京白癜风康复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yy/90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