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DM)也容易并发心脏、脑、肾、下肢动脉等大血管病变;往往多处病变同时存在。临床上DM大血管病变,呈现低诊断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

DM大血管病变的风险,较非DM者明显增高,而且年龄更轻,病变更广,进展更快,程度更重。增龄、血压、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还会加速其病变的发展。

DM大血管病变的病理,表现为大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局部狭窄和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卒中、下肢间歇性跛行、溃疡或坏疽等严重不良结局。

DM冠状动脉病变:男性2型DM(T2DM)的冠心病死亡率,至少是非DM者3倍。既往无心肌梗死的T2DM病人,在7年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与既往有过心肌梗死的非DM者是相当的。T2DM冠心病死亡的风险,男性和女性之间无差别。对于年龄在50岁以上的1型DM(T1DM),冠心病死亡危险,约为非DM者4倍。

(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

DM下肢动脉病变:与上肢相比,下肢动脉病变更常见。我国50岁以上T2DM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生率6.9%-23.8%。大部分下肢大血管病变无症状,只有10%-20%出现间歇性跛行。如果下肢兼有神经和血管病变,易发生肢端溃疡甚至坏疽、截肢,DM下肢截肢的危险是非DM40倍。

DM脑血管病变:医院住院的DM患者脑血管病变患发率达到12.6%。临床上DM病人,相比脑出血,脑梗死则更多见,而且有多次再发的特点。

目前认为,DM导致大血管病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高血糖。另一个则是胰岛素抵抗的机制。2型DM存在普遍的胰岛素抵抗,T1DM持续的高血糖也引起继发性胰岛素抵抗。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出现血脂紊乱,内皮细胞合成一氧化氮的效应被抑制,高水平的胰岛素会剌激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增加促血栓形成和促纤维化因子的合成,促进血管收缩因子内皮素-1的分泌,增加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剌激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的表达,这些作用综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然而,与微血管病变不同,DM大血管病变,最主要的发病机制,不是高血糖,可能是胰岛素抵抗。

筛查与治疗:DM大血管病变早期可能并无临床症状,因此,在确诊DM后应该每年筛查1次,尤其T2DM伴有吸烟、高血压、血脂紊乱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呈现进展的超势,应该予以DM全面综合的治疗方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体重达标,必要时加以抗血小板、保护血管等措施,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改善间歇性跛行,预防缺血导致的下肢溃疡和坏疽,预防截肢或降低截肢平面。

(作者:丁立新,医院内分泌科)









































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yy/54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