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心肌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 心肌囊肿护理 >> 艾灸后的排病反应及好转反应
艾灸:常见排病反应、
1、疾病加重:艾灸后可能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兵的正常现象。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自然不会轻易乖乖就范,用艾灸的方式激起正气想把邪气赶出,那末邪气会顽强抵抗。而此时正气不足,邪气旺盛的话,各种不适就反应出来。当继续艾灸,体内逐步积累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候的病邪就会陆续地赶出体外了。
2、出汗:在艾灸的时候,感觉出汗或灸后出汗,是皮肤排湿邪的一种体现。这类现象有可能会延续几天,当继续艾灸,病邪逐步排出后,渐渐会减少出汗量。身体湿寒重的人,排汗会越加多。
3、出红疹:当有的人出汗一个阶段后,会开始出红疹、硬疙瘩,这也是排毒的一种表现。一般继续艾灸,红疹会渐渐消下去;硬疙瘩,可以边艾灸边推拿,也会渐渐消失,这也是属于皮肤排毒的一种现象。
4、小便多:有些人艾灸后排尿特别多,这也是从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种表现,此时应当多喝水,不用担心,这些现象都会渐渐消失,一般灸后尿频的,多是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妇科会有问题。
5.拉肚子:艾灸后有些人会出现频繁拉肚子,而且排出物极臭,这也是一种排病气的反应,一般是肠道有问题,或应当注意有肿瘤产生。
6、咽喉肿痛、牙痛等:有的人会有咽喉肿痛、牙痛等,是病邪在向身体薄弱的地方在走,或下焦不通,病邪下不去,上逆了。可以做一定的泻法,通过刮痧火拍打等方式泻热,引导病邪向下肢走。同时可多喝水或煮一点绿豆粥来喝。严重的可以停灸,等这些症状过去后,继续艾灸。
7、发热:此种症状一般产生在初次艾灸者身上,没有关系,多喝水,可以在督脉和膀胱经刮痧等处理方式,都会退热,降火气。
8、原有的慢性病会反复:当艾灸后,身体里浅层病邪最早排出体外,会有好转现象。当继续艾灸后,会将身体里深层病邪赶到浅层,恍如又有病情反复情况产生。但实际上是深层病邪的外排。当我们继续艾灸,深层病邪逐步都排出后,身体才会逐步真正好转起来。
9、头晕耳鸣眩晕:有的反应会出现头晕、耳鸣、眩晕的。这是病邪外排到头部而没有出体外的反应,及时处理,在颈肩处做一定泻法,推拿刮痧等,这类反应会逐步消失。有的人会反复这类反应2—3次后,逐步病邪排出体外后,会逐步消失这样现象。
10、灸感的走窜:这是很好的反应,暗示着经络的通畅。
11、妇科病:妇科病在艾灸的时候,有的会有褐色的分泌物,有的会有水样的,有的会有脓样的分泌物,这些都是艾灸在帮助调剂和消炎,一般过一个阶段,这些分泌物会逐步减少。如果有肌瘤,积液,囊肿等妇科病,在经期的时间,会有烂肉,血块,血水等排出,应该是肌瘤,积液,囊肿的分解。
12、排寒:有的人艾灸后会出现肢体冰冷,这是寒气用艾灸后排出体表的反应,有的是脏腑内的寒气表现在体表,这类反应在冬季和春季更加严重,有这类反应的,说明身体阳虚的利害,需要继续艾灸。灸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同时配合刮痧或推拿等辅助方式,使寒邪尽快排出。一般到了三伏天的时候,这类反应会减弱。但是如果体内寒邪没有排尽,这类反应在其他季节还会有,所以坚持艾灸很重要。
13、灸后上火:表现为口干舌燥,牙龈红肿,头晕等。艾灸善于的是补阳,灸后体内阴阳平衡暂时被打破,阳气上延,即表现为上火的症状,一般为正常现象。适当做一下推拿刮痧等泻热,同时灸四肢引热通经络,此种现象会很快消失。
14、灸后有水泡:灸后起泡,有水泡和脓泡,大都是灸到一定程度寒邪外排而至,很多是灸后不知不觉起的(烫伤除外);泡破邪出,说明灸的有效果了,可以用针刺破,每天对着患处继续艾灸,艾灸可以杀菌消毒,增进愈合,一般不用包扎。也可以用针刺破后将艾灰直接涂到水泡上,期间可能不断有水排出,是湿寒在不断排出体外的表现。期间患处尽可能不要碰水,待病邪逐步排出体外后,会自然愈合,艾灸水泡一般不容易留疤。
15、灸时灸后皮肤奇痒:开始灸出现这种情况说明风邪在体表,有的是灸了一段时间出现这种情况说明风邪比较深,都是在排风邪的表现,坚持灸便可减缓。
艾灸的好转反应
1、灸时会有热量沿经络走窜,又叫得气,有酥酥的感觉,这是好的现象。
2、灸后感觉热量能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艾灸对卵巢功能显著,疏通任脉。
3、做艾灸进程中,下腹中感觉有热气在构成,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构成气流,在人的经络内来回活动,上到头顶,下至足底,经过的地方可能有酸.麻.胀.痛等不同的感觉,就像是练气功一样,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4、艾灸过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色斑淡化.痘痘消失。
5、艾灸过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放松,神清气爽,这是非常好的感觉。
6、夏天艾灸要出大汗为佳,但冬季艾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冬季出大汗者一定是身体比较虚的人。
7、寒感:灸后会觉得身体某部位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类现象,是在排寒的表现,需要多艾灸。
8、热感:灸腹部时腹腔发热传导到后腰,热量向上走到百会,往下走至涌泉。表示经络通畅,效果较好。
9、沉感是正常反应,比较像沉重处压了一块大石头,说明气血循环不好,经络不通畅,需要继续艾灸,买通后会逐步消失。
10、艾灸进程中或艾灸后出现肠鸣音.排气等反应,这是由于艾灸增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的缘由,是一种非常好的反应。
11、艾灸进程中,如果腹部或后腰出油,说明是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过量,艾灸排出,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12、做艾灸的前几次没有甚么感觉,只有点热,说明经络不通,身体比较寒。
13、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
14、灸的进程中有出现手心或足心出冷汗,是排寒气的现象,然后才出的热汗,说明体内寒气重。
15、做完后口干,咽喉不适,说明上焦有虚火,需要配合做肩颈,疗效就会比较明显。
16、开始灸很热,过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热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还有就是经络适应了,需要用猛火灸。
17、酸痛、疲劳、嗜睡(白天爱困):体质酸性,血液循环差,气血不足,在灸后血液循环加快,所以体质弱的人前二、三次会出现乏力、困乏现象。
18、呼吸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头重: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19、肾脏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加,尿色有变化:肾功能不佳,肾气不足,阳虚。
20、做完艾灸后,脐部有出黄水的现象:这说明有妇科炎症或肠胃炎症。
21、做完艾灸后下部瘙痒、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块:妇科不好、月经不调,调剂经期中,会出现短暂乱经。
22、做完艾灸后全身无力感或增加酸痛:痛风、月内风,体内有风湿,几次后即消失。
23、做完艾灸后延续出汗:体内湿气重,艾为纯阳之火,能帮助排湿去寒。
24、做完几次艾灸会感觉口渴?非常典型的上实下虚的症状,在做过几次后出现好转反应,感觉病情加重了,建议多喝水,可以天做一次,中间穿插做刮痧,拔罐。
25、月经提早或推后:
艾的作用最早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所以女性做艾灸月经3个月以内为调剂期,月经提早或推后都是正常的,继续坚持艾灸就会调剂过来了。
26、出水泡,出红疹:
是体内的湿毒,血毒在外排,这类现象需要继续坚持艾灸,毒素排泄出来后身体就好转了。27、脐下出水泡,是有妇科问题,水泡下还有红点是有炎症。脐周出水泡是肠道湿寒,严重的人会在脐周起一圈硬皮。
艾灸产品建议使用艾熨宝,艾熨宝把古法艾灸、太乙神针、火灸奇妙的结合在一起,规避了古法艾灸的烟大,太乙神针、火灸等容易烫伤的缺点。
根据客户反馈艾熨宝除具有普通艾灸的功效,对外因白斑、牛皮鲜、伤口感染不容易愈合、前列腺、皮肤溃烂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且操作简单,合适在家使用。
白癜风有哪些治疗方法白癜风早期症状能彻底治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