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心肌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 心肌囊肿诊断 >> 任脉为地督脉为天冲脉为隘带脉为缚,
传艾灸精髓
助事业腾飞
做健康达人
人的身体里面共有20条经络,这20条经络分成两组:一组叫十二正经,联系脏腑,6条属于脏,6条属于腑,里面行走的气叫后天之气;一组叫奇经八脉,共有8条,里面行走的是由肾精所化而成的先天元气,起于丹田,然后走到体表。在奇经八脉里,这4条对女性最重要:任脉、督脉、冲脉、带脉,不可不通!一、任脉:为地,主生殖
任脉走腹部正中,而腹为阴,故而,任脉对全身阴脉有总揽、总任的作用,有“总任诸阴”和“阴脉之海”的说法。任脉长于胞中,与人体五脏所相连,循环全身。任脉不通,就会导致五脏功能下降。任脉的“任”字,有担任、妊养的含义,即任主胞胎。如果任脉脉气失调,不仅影响生育,还可发生前阴诸病,如白带、月经不调、小便不利、遣尿、阴中痛等。二、督脉:为天,主阳气
督脉走背部正中,而背为阳,故而,督脉对全身阳脉有统率、督促的作用,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督脉长于胞中,与人体六腑相连,循环全身。督脉不通,就会造成六腑功能下降。督脉的“督”字,有总督、督促的含义,即督主阳气。督脉循身之背,入络于脑,如果督脉脉气失调,就会出现“实则脊强,虚则头重”的病证,这是督脉经络之气受阻,清阳之气不能上升之故。同时,由于督脉的别络由小腹上行,如果脉气失调,还会发生从少腹气上冲心的冲疝,以及癃闭、痔疾、遗尿、女子不育等证。三、冲脉:为隘,主气血
冲脉的“冲”字,有冲要、要道的意思。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串全身,为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故而,冲脉能调节十二经气血,五脏六腑都禀受其气血的濡养,有“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血海”的说法。女子以血为本,因此对于女性而言,冲脉极为重要,冲脉气血充足,女人才能一生幸福。冲脉和任督二脉同源异流,冲脉起于胞中,如脉气失调,则有月经失调、不孕、漏胎、小产等症,同时,冲脉循腹至胸中而散,还可引起气急、胸腹痛,气上冲心等症。四、带脉:为缚,主平衡
带脉的“带”字,有腰带的意思。因为带脉像一条宽皮带一样围绕着人的腰部转一圈,统束全身直行的经脉,状如束带,故称带脉。带脉的主要功能,总的说来就是“约束诸经”。足部的阴阳经脉都受带脉的约束。同时,由于带脉行于腰腹,而腰腹是冲、任、督三脉脉气所发之处(冲、任、督皆起于胞中),所以带脉与冲、任、督三脉的关系极为密切。《素问·二十九难》说:“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也就是说,如果带脉不和,可出现月事不调、赤白带下等症。五、一脉灸一穴,妇科永不来!妇科疾病再怎么变,也脱离不了“寒、湿、虚、瘀”四个字。寒:“妇之病,寒为大”,很多姐妹妇科疾病缠身,就是因为常穿露脐装、低腰裤等,导致风寒湿邪从腹部入侵,引发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等毛病。湿:“带下俱是湿症”,湿阻气机,阳气运行受阻,就会湿郁化热,湿热下注,就会出现“热、痒、痛”等炎症症状。虚:中医将崩漏、经间期出血等妇科血证归为虚证,常见脾气虚或肾气虚:脾气亏虚,则统摄无权,血不归经;肾气不足,则阳不摄阴,封藏失职。二者都会导致冲任不固。瘀:血瘀是产生妇科疾病的主要原因,瘀在哪里,肌瘤囊肿等妇科包块就在哪里,所以,治疗妇科病,活血化瘀是关键。
在任、督、冲、带四脉中,各有一穴极为重要,把这四穴灸透,这四脉也就疏通了大半,妇科疾病也就不易缠身了!
1、任脉:关元穴
上文说了,任督冲三脉“一源三岐”,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而后分道扬镳。
因此,腹部胞中所在位置是人体生命点,也是人体经脉气血正常运行的源头。关元穴正对胞中,可见其作用之关键。
中医有云“针必三里,灸必关元”,尤其这些寒湿缠身的姐妹最需艾灸关元穴,可以温暖子宫,改善体内气象,建议艾灸时扩大范围,最好灸透整个胞中区域(下腹)。
2、督脉:命门穴
命门穴是肾阳藏身的地方,因此肾阳又被称为“命门之火”。如果火力不足,就不能推动肾水上行,肾水滞留人体,就会腰膝酸软浮肿,男人阳痿早泄,女人宫寒不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肾阳虚,这时候需要温肾补阳。
对于命门穴来说,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艾灸,尤其是隔姜灸——将姜切成2-3毫米的薄片,中间用针刺出一些小孔,放在穴位上,用艾柱来灸,每次灸20柱,每周1-2次就可以了。
3、冲脉:气冲穴
为什么现代女性妇科疾病缠身?与久坐有关——中医有“久坐伤脾”的说法,久坐会破坏脾胃运化痰湿的能力。
痰湿属阴邪,“阴成形”,它与瘀血等相互勾结,聚积在胞宫里,就成了肌瘤和囊肿。阴邪堵在盆腔里,回流不出来,还会导致炎症、脓包。
腹股沟是现代女性瘀堵最重的地方,冲脉在这里有一个重要穴位——气冲穴。它在大腿根儿内侧,坚持艾灸,具有治疗月经不调、不孕、痛经、双脚冰凉等作用。
4、带脉:带脉穴
带脉不通最易诱发3个问题:赘肉、炎症、不孕。
建议艾灸带脉穴,带脉穴是足少阳胆经与带脉的交会穴,以肚脐为中心划一横线,以腋下为起点划一条竖线,两条线的交点就是带脉穴。
艾灸带脉穴可以健脾利湿、调经止带、益肾强腰,对于女性月经不调、闭经、赤白带下、阴挺、腹痛、疝气、腰胁痛、腹胀等均有不俗的效果。
为何心梗会在早秋高发?早秋时节,“高温、高湿”是心梗高发的两大致命因素。今年夏天天气闷热,立秋后的“秋老虎”也很厉害。
在这种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心肌的血管和组织极易缺血缺氧,使人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也就更容易诱发心梗。
很多人对心梗的理解是:心梗发作突然、来势凶猛、死亡率高、极其危险、防不胜防。
其实心梗来临前,身体会提前报信,以下提到的这“1热,2疼,3多”可能是心梗的征兆,务必引起警惕:
心梗发作前兆1热——全身发热
心梗患者发病前白细胞会明显的增高,红细胞会下降,从而导致全身发热,全身发热的症状一般会持续1~2天。还有的患者发作心梗前会有胸口发热,或者压榨样感觉。
70%的心梗患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心慌、胸口闷热等,如果患者身体一直很健康,但是最近总是感觉到全身无力,胸口闷热,做运动的时候总是出现气促气短,体力不足,有可能是提示心血管问题。
2疼——胸痛、一过性疼痛
1)胸痛:心梗发作的几天前,一些患者常会觉得胸口发紧,开始可能只持续几分钟,之后还会反复,胸痛是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和最常见症状!
突然发生的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的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这些都是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发作频繁或者加重一定要小心是心梗来了。
2)一过性疼痛:除了胸前区、心前区疼痛外,胃部疼痛、运动诱发的疼痛,下颌、左肩和后背疼,甚至左大腿疼、牙痛。
这些疼痛,往往是疼一下,休息一下又不疼了,此时,切莫忽视。此类症状,可能也是心梗的前兆,经常被人们所忽视,切记。
3多——汗多、咳嗽多、恶心多
1)汗多:突然来袭的胸口疼和大汗淋漓,是心梗的典型症状之一。如果你在正常状况下,身体毫无征兆的大量出汗,这时您就要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zz/11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