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心肌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 心肌囊肿症状 >> 青春故事追随光,成为那道光
夜深了,我坐在办公桌前,看着手边贴着的研究思路图上,一条一条被打满了红色的×。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心肌炎症微环境导致干细胞心肌修复效果的研究,实验结果一次又一次不符合预期,而我一遍一遍地翻看近半年的实验记录,写上各种经验总结,再进行新的假设,准备好成功前的下一次失败——这就是科研的常态。
每当这时,我总是以袁隆平院士的故事勉励自己。袁隆平院士做杂交水稻,用人工方式从14万株水稻中才找到3株雄性不育株,为杂交水稻找到了种子,何等艰辛!只要想到这点,我就会觉得实验中的挫折根本算不上什么,突破这种状态才是科学研究真正的乐趣所在。
记得大学上生理学课的时候,高峰教授说:“科学研究是医学进步的源泉”,他鼓励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课外科研。于是,自年大学三年级时,我就提前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点燃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仿佛找到了某种流淌在血液里的热爱。
大学期间,每天课程都是满满的,我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时间,跑到实验室,养细胞、做动物模型、跑分子生物学实验。尽管实验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细胞经常受到污染、时常被动物咬手、WB条带时有时无……可我热情依然不减,反而越来越乐在其中。
swimmingin
summer
从本科到研究生,从博士后到临床医生,无论经历多少次失败,我对研究的热情始终没有减少。光虽熹微,却透着希望。14年后,在心肌代谢微环境、心肌炎症微环境影响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损伤与修复的作用和机制方面,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在Circulation、CirculationResearch、CardiovascularResearch、AdvancedScience等SCI杂志发表33篇研究论文。回首初心,在热爱的事业里发光,始终是我内心最坚定的追随。
高中时,班主任栗老师曾问我:“你以后的理想是什么?”“想当一名医生,为父老乡亲做点事!”我脱口而出。他说:“要做就做军医,四医大是军中名校”。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经过三年苦读,我于年如愿考上了第四军医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作者与高峰教授课题组
从本科开始,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高峰教授将我领进了心血管领域,把我当作自己的研究生一样培养。高教授非常重视英文文献学习,专门安排我在组会上进行读书报告。那时我英文不好,读英文文献比较吃力,就把文献打印出来,装在书包里,课间拿出来读一读,在每一个生词的旁边加上翻译。我读的第一篇英文文献就是他发表于年的Circulation文章,那篇文章我整整读了2周,至少3遍,硬是“啃”了下来。日复一日坚持读文献。
△作者与陶凌教授课题组
硕博阶段,医院心血管内科,师从陶凌教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埋头认真做实验还不够,更要有广阔的知识面,能够解释每一个实验现象”,陶教授具有大胆创新的科研思维,支持我们开展许多创新性课题。她平常工作繁忙,但是对学生的课题依然十分关心,带着30多人的课题组,对每个学生的课题细节掌握得甚至比学生本人还要清楚。还经常在周末的时候,打电话询问实验进展,给予指导,让我非常感动。正是她三年的悉心培养,让我夯实了基本功,并对科学研究保持着强烈的热情。
△作者与马新亮教授课题组
博士毕业后,陶凌教授推荐我进入美国ThomasJefferson大学学习,师从马新亮教授。导师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学者,有着敏锐的科研思维,在掌握领域内大方向的同时又极为细心地发掘每个课题的蛛丝马迹,引导学生取得一个又一个新发现。他对待科学研究极为严谨,对每一个新发现都要求多重验证。他对科学研究(Research)的理解是“Re-search”,即“不停地尝试”,而不是简单的“Search”,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优化实验设计并最终获得突破。或许正是他这种容错的态度,让我不骄不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以严谨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研究。
swimmingin
summer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一路走来,在三位导师的悉心培养下,我受到了严格规范的科研培训,在潜心研究中慢慢成长。他们如同一湾永不枯竭的泉水,滋养着我静下心、沉下身,拼尽全力且初心不忘。
近几年,得益于广阔平台牵引,学校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年轻人晋升导师的措施,我于年破格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开始有了自己的科研小组。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资助,并于年破格成为博士研究生导师。近期,医院全面启动“人才特区”建设,为小组配备了两名科研助理。随着团队的壮大,欣喜的同时也倍感压力。记得院领导曾对我们年轻导师说:“作为导师,不仅要开展高质量的科学研究,还应该思考如何把学生培养的更优秀。”我始终铭记这样的要求与嘱托。
科研从不是一个人的事,我经常想起曾与我一起在实验室工作过的同学们,我们互相帮助,密切合作。文章的发表,代表着我们一起流下的汗水。现在也是一样,我经常到实验室,与小组成员一起做实验。在这个团队,每个人在完成自己课题的同时,积极配合其他小组的研究,既培养了团结协作的良好学术氛围,也有助于高效完成课题。有时候,周末或晚上在实验室的不期而遇,也是一种欢乐的经历。
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挫折而垂头丧气时,我不会轻易否定课题方向,更愿意一起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经历一次次失败,我们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课题也慢慢取得进展。我始终坚信,经历了科研失败的过程,并从中找到成功的方法,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过程。
swimmingin
summer
导师和学生既是师生关系,也是朋友关系。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慢慢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有的严谨细致,有的思维活跃,有的动手能力强,有的行文流畅。科研工作千头万绪,为每个人安排合适的角色,发掘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并协助他们完成课题,是提高效率,助力团队共同进步的必然。
心肌缺血损伤与修复是心血管领域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团队传统的研究方向。尽管该领域困难重重,目前处于瓶颈阶段,我们更应保持初心,不骄不躁,沉下心来,敢于也甘于再坐十年冷板凳。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我会继续抓住核心科学问题,借势校院优势科研平台和系列利好人才助推政策,带领团队持续发力,研以致用,做有望解决现有问题的科学研究,并推动研究的成果向临床的转化。
建设“百年名校”“中华名院”,号角已经吹响,我辈底气十足。这种厚实底气来自舞台更加宽广、政策日趋优化,效能持续增强、团队迅速壮大、人才支撑事业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在阔步强军的征程之上,心怀信仰、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强军铸魂的信念,烙印在秉烛前行的年轻一代心中,追光不止,未来定可期。
(作者:闫文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