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心肌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 心肌囊肿症状 >> 袁伟杰教授CKDMBD如何管理做好这两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中国成人CKD患病率已超过10%。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CKD-MBD)是CKD的严重并发症,钙、磷、甲状旁腺素(PTH)“代谢三巨头”的紊乱及相关继发疾病可损害人体多个靶器官,是CKD患者致残、致死等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CKD-MBD钙、磷、PTH代谢紊乱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又该如何干预和管理?“医学界风湿与肾病频道”特邀上海交通医院肾内科主任袁伟杰教授为你答疑解惑,走近CKD-MBD的钙、磷、PTH代谢紊乱。
01.作为最常见并发症,G2期即可出现高磷血症
袁伟杰教授介绍道,CKD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分为5期(见表1),根据GFR分期和白蛋白尿分级进行危险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CKD发展至G3期时,患者发生并发症风险和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的风险显著增高,最终需要透析或肾脏移植。
表1:CKD分期
作为CKD最常见并发症之一,CKD-MBD是以肾脏功能下降为始动因素,出现钙、磷等矿物质代谢紊乱,并导致骨骼病变及骨外心血管病变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常出现以下一项或多项表现:
1)实验室指标异常:钙、磷、PTH或维生素D代谢异常,随着疾病进展代谢紊乱加重;
2)骨骼病变:骨转化、矿化,骨量,骨线性生长或骨强度异常;
3)血管或其他软组织钙化。
那么CKD患者为什么会发生钙、磷、PTH代谢紊乱?袁伟杰教授表示,健康状态下,骨骼分泌的FGF23、甲状旁腺分泌的PTH与1,25(OH)2D共同调节,使血磷水平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
CKD早期,肾损伤导致尿磷排泄减少及PTH等激素水平异常。但由于机体的代偿作用,CKD的早期血磷暂时维持平衡,高磷血症并不常见。
当CKD由G2期进展到G4期,GFR降至30ml/min/1.73m2以下常发生高磷血症,磷潴留使细胞外磷浓度升高、细胞外离子钙浓度下降、血清骨化三醇显著降低持续刺激甲状旁腺,导致PTH合成和释放增加。
GFR60ml/min/1.73m2即可出现PTH升高,当CKD进展到G5期,PTH水平可升高4倍,PTH水平的升高伴随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发生,表现为PTH升高、维生素D缺乏和矿物质代谢受损。
02.磷、钙、PTH“三兄弟”,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年在肾脏病改善全球预后组织(KDIGO)关于CKD-MBD的指南隆重推出后,关于CKD患者高磷血症治疗的一个关键词就是“联动管理”。指南强调血钙、血磷、PTH的相互影响,临床决策时需综合考虑。那么,CKD病程中血钙、血磷和PTH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呢?
袁伟杰教授认为,CKD病程进展过程中,随着肾实质逐渐减少,肾脏磷酸盐排泄受损,血磷水平增加,高血磷可直接刺激甲状旁腺细胞的PTH基因表达、甲状旁腺增生和PTH的合成与分泌。
此外,血磷通过刺激FGF23升高及伴随的1,25(OH)2D降低,导致低钙血症,间接促进了PTH的合成与释放。SHPT时,由于甲状旁腺细胞中Klotho蛋白的低表达,FGFR1无法转化为FGF23的特异性受体,导致FGF23的抑制作用受到抵抗,也会进一步促进PTH的合成与分泌。
CKD前期高PTH水平有降低血磷的作用,但到后期严重的SHPT患者,高PTH会持续动员血磷从骨骼入血,释放更多的磷酸盐,导致高磷血症。袁伟杰教授表示,ESRD患者的PTH和血磷呈线性正相关,且血磷水平与PTH互为对方的独立危险因素。
扫码观看袁伟杰教授表示,由于钙、磷、PTH这三者相互影响,紧密联系,所以钙、磷、PTH代谢紊乱及其继发疾病可损害人体多个靶器官,且与患者病死率密切相关。
高磷血症可通过血管钙化、内皮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左心室肥厚及抵抗RAAS抑制剂等机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导致肾功能进一步减退、SHPT、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等。
SHPT可导致严重的肾性骨营养不良(如骨质脆弱、骨折发生),心血管钙化(如心肌、瓣膜功能障碍),软组织钙化,内分泌紊乱(如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骨髓纤维化(贫血)等。
因此,早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yy/11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