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1、ST段抬高:肢体导联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0.1mV,胸导联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0.2mV。

  2、ST段下移:≥0.05~0.1mV。

  3、ST水平延长:ST段正常<0.12秒,如ST段位于等电位线时间>0.12秒,ST段与T波升肢交接角变锐,提示心肌缺血。

  4、T波对称高尖:反映心内膜下心肌缺血,肢体导联T波>0.5mV,胸前导联T波>1.0mV。

  5、T波低平。

  6、T波倒置。

  7、u波倒置。

二、心肌梗塞

  (一)“缺血型”改变

  ST段延长,T波形态、方向、振幅改变。

  缺血型T波特点:

  1、升肢与降肢对称;

  2、顶端变为尖耸的箭头状;

  3、T波由直立(与QRS主峰同向)变为倒置(与QRS主峰反向)。

  (二)“损伤型”改变

  1、ST段抬高,呈单向曲线:外膜下层心肌损伤。

  2、ST段压低:内膜下层心肌损伤。

  (三)“坏死型”改变

  出现QS波。

  1、Q波时间>0.03s,Q/R振幅>1/4。

  2、V1~V3R波振幅异常升高:正后壁心肌坏死。

  3、V5、V6原有q波消失:室间隔心肌坏死。

  4、Rv4低于Rv3或V4Q波比V5Q波深:前壁心肌坏死。

  (四)左室心肌梗塞定位诊断

  1、前间壁:V1、V2

  2、前壁:V3、V4

  3、前侧壁:V3、V4、V5、V6、aVL、I

  4、高侧壁:aVL、I

  5、下壁:aVF、II、III

  6、正后壁:V8、V9、aVF、II、III;V1、V2R波升高,ST高耸。

  7、后侧壁:V7、V8、V9、aVL、I

  8、后下壁:V8、V9、aVF、II、III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yy/117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