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心肌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 心肌囊肿护理 >>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室间隔射频消融
肥厚型心肌病是心脏、尤其是室间隔出现增生、肥厚的一类心肌疾病,患病率2‰,是较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年龄以中青年常见,幼年、中老年发病也有。临床表现上,可有胸痛、胸闷、呼吸困难、黑朦、晕厥等症状,也可无症状,体检时偶然发现。确诊依赖心脏超声检查,需要注意与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厚相鉴别。肥厚的心肌可能阻塞左室流出道、影响心脏泵血,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心衰,并发恶性心律失常还会发生猝死,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必要。
目前主要治疗手段分为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前者主要是β阻滞剂,可以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减少心律失常风险,后者包括外科手术、化学消融、起搏治疗等,治疗目的为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改善症状及预后。射频消融室间隔是新的治疗方法,经股动脉逆行途径或房间隔穿刺顺行途径,将消融导管放置在室间隔,以三维系统联合超声精确定位,通过射频能量破坏肥厚的心肌组织,从而减轻流出道梗阻。云医院心律失常中心近日成功完成一台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室间隔射频消融,为云南省首例。
患者为52岁女性,因劳力性胸痛10余年入院,冠脉造影阴性,超声确诊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室间隔厚度23mm,激发试验阳性。术中我们首先进行评估,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后测压,如图所示,左侧为主动脉内压力.5mmHg,右侧为左室内压力.2mmHg,左室流出道压差高达86.7mmHg。
之后通过房间隔穿刺途径,应用Agilis可调弯鞘管将ST消融电极导管送至左心室,在CARTO三维系统及心腔内超声指导下,定位至室间隔最厚部位,靠近流出道,进行放电消融,消融过程中,注意避开标测出的His及束支电位区域,以免造成房室传导阻滞。
消融后,在超声上可见组织水肿征象,消融范围如下图所示。
消融结束后,再次进行测压以评估治疗效果,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后测压,如下图所示,左侧为主动脉内压力.4mmHg,右侧为左室内压力.7mmHg,压差为43.3mmHg,较术前下降了43.4mmHg,效果显著。
与传统的化学消融相比,这种新方法对于室间隔的消融范围能够控制得更加准确,且通过标测可以避开His及束支区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房室阻滞发生的风险。但是,远期疗效尚需观察,另外,射频能量及消融范围也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数据来验证。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可行的治疗方式,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患者又多了一种治疗选择。
云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在郭涛、唐闽教授带领下,由郭金锐博士、郭雨龙博士、刘可医师等心电生理及起搏医师的团队组成。能进行心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冷冻消融、起搏器植入、ICD植入、CRT-P/D植入、左心耳封堵等心导管介入手术,在各类型心律失常的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郭雨龙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专业治疗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wh/10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