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圆南京医院

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troponin,cTn)是心脏横纹肌的收缩性调节蛋白复合体,在肌原纤维的细肌丝上周期性出现,并与原肌球蛋白结合,调节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之间钙离子依赖的ATP酶的活性,在肌肉的收缩中发挥关键的作用。cTn是由三种不同基因的亚基组成: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C(TnC)。目前,用于急性心肌梗塞(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实验室诊断的是cTnT和cTnI。

cTnI被美国临床生化学院(NationalAcademyofClinicalBiochemistry,NACB)列为诊断心肌损伤时优先考虑的标志物,当心肌细胞通透性增加或者发生自我更新、凋亡甚至坏死时,游离于心肌细胞胞浆内的cTnI快速释放入外周血循环。血液中的cTnI在AMI发病后3~6小时升高,14~29小时达峰值,5~7日恢复正常。

由于其相对分子量较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小,心肌损伤后更早释放入血,利于早期诊断;cTnI只存在于心肌组织中,与其他组织中的TnI有明显的抗原性差异,骨骼肌损伤不影响结果的判断,所以其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均较高;cTnI在心肌损伤后升高持续时间长,为临床提供较宽的诊断窗口。研究表明,cTnI浓度的峰值与梗死范围有良好的相关性,对于预后判断和危险分层评估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年,NACB首先提出急诊检验cTn的报告时限应在60min以内,若无法达到此要求,应考虑采用床旁检验(pointofcaretest,POCT)方式。此后,各相关cTn临床建议/指南均沿用此要求。目前,医院纷纷开展cTn的POCT,其应用优势首先体现在缩短临床诊断时间,提高了临床诊断效率和急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总体医疗费用;其次,cTnPOCT的应用不需要专用的空间、大型的检验设备及专业的检验人员,建设成本相对低廉。

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由普通cTnI升级而来的超敏/高敏肌钙蛋白(high-sensitivitycardiactroponin,hs-cTn)检测方法已经成熟,由于hs-cTn可以检测到外周血中极微量的cTn及其微小浓度的变化,因此被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ESC)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non-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NSTEMI)管理指南推荐为0h和1h的快速排查及3~6h再次检测以诊断心肌梗死的生物标志。Hs-cTn试验具有卓越的低浓度精密度而且支持大部分健康患者的cTn准确定量,不仅有助于诊断,更有助于ACS预后的危险分层,更好地预测不良的心血管事件,快速安全有效地排除AMI。

尽管cTnI是目前公认的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心肌损伤标志物,被认为AMI诊断的“金标准”,但循环中cTnI的检测影响因素亦不容忽视,如:(1)肝素通过改变cTnI分子结构或直接覆盖cTnI的抗原决定簇而降低其免疫反应性;(2)类风湿因子可能由于其本身是一种作用于IgG分子Fc段的免疫球蛋白以及不同的检测系统所用的单克隆抗体不同,可干扰免疫反应,影响夹心免疫检测法,使cTnI的测定出现假阳性;(3)溶血指数越高,对血浆中cTnI检测影响越大;(4)其他因素,如慢性肾衰、心肌炎等,也会引起cTnI的升高。

同时,hs-cTn在cTnPOCT的应用优越性彰显,但存在检测方法尚未标准化,不同检测系统差异性较大等问题,应规范检测系统,注重于分析患者cTnI结果的变化趋势,结合患者体征、临床症状和ECG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建立各种心脏疾病的cTn检测数据库,确立诊断参考值,最大限度地避免漏诊,保障医疗安全。

来源:南京医院

肌钙蛋白浓度升高一定是心肌损伤的证据吗?

赵立铭中医院检验科

心肌肌钙蛋白(cTn)是由三种不同基因的亚基组成: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C(TnC)。目前,用于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实验室诊断的是cTnT和cTnI。由于其高度的特异性,以及对于心肌损伤的高度敏感性和较长的诊断窗口期,肌钙蛋白浓度的测定已被临床医生及医学检验工作者广泛接受,正逐渐取代CK—MB的检测,成为判断心肌损伤,特别是诊断急性心梗的“金标准”。

在正常人血中肌钙蛋白很难检测到,但在心肌损伤后4-8小时cTnI在外周血中逐渐增高,最高值出现在12-24小时。在心肌损伤后7-10天内,外周血中仍可探测到增高的心肌肌钙蛋白,急性心梗病人的血中cTnI浓度可高达-ng/ml。然而,cTnI浓度升高一定是心肌损伤的证据吗?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可引起cTnI浓度增加呢?

请看下面病例。

一男性病人,69岁,平衡困难、不能站立2周。既往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病史,其哥哥曾患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监测肌钙蛋白I(cTnI)分别为0.27、0.22、0.25ng/ml,因cTnI的升高而被转入心内科。心导管检查显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斑块形成,狭窄大于70%,并放置支架。经过上述治疗后患者平衡困难等症状未见好转。神经学和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急性卒中表现,遂以直立性低血压诊断出院。3个月后,患者再次因平衡困难入院。入院即刻和12小时的cTnI仍升高,稳定在0.10ng/ml水平。经检查,未发现心肌缺血和急性卒中的证据。

本病例首先从临床上排除了非心源性疾病引起的cTnI升高,如横纹肌溶解、肺栓塞、肾功能不全、急性卒中等。该患者血浆中未发现凝块,且多次抽血cTnI持续升高,故可排除纤维蛋白原凝块的干扰。检验工作者用嗜异性抗体封闭试管处理患者的血浆后,测定结果没有变化,排除了嗜异性抗体(如人抗鼠抗体和类风湿因子)的干扰。随后检验工作者在患者血浆中分别加入等体积蛋白A结合的琼脂糖凝胶(以除去样品中的IgG和IgG-cTnI复合物)及缓冲液,前者cTnI浓度由0.10ng/ml降至无法测出,而后者cTnI浓度仅由于稀释降至0.06μg/L。这一对照试验使真相大白,证明是免疫复合物形成引起cTnI假性升高。由于IgG-cTn复合物可延长cTn的半寿期,并延迟其在体内的清除,最终使cTn累积而超出正常范围。

这篇cTnI假性升高案例的报道,能否对我们的工作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呢?IgG-cTnI复合物在人群中出现几率较高,当遇到临床症状与cTnI浓度升高不符的患者应格外重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TnI浓度是逐渐升高,而存在IgG-cTnI复合物患者的cTnI浓度通常稳定在一定水平,此时建议平行检测CK—MB也有利于鉴别。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中医诊疗倡导者
法国敏柏宁敏白灵北京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by/103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