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介绍

患者男性,64岁,双下肢无力3年,活动后气短2年,加重1月,于年2月3日收入院。

年初:患者出现平地走行1公里出现双下肢无力,抬腿费力,原地休息后缓解。

年9月:患者平地快走m即感胸闷、气短明显。斜坡(坡度约20°)行走50m自觉双下肢沉重感明显,上抬费劲,蹲下站起费力。

年1月:患者睡眠中突发憋气,坐起可缓解,平躺后再次出现,伴咳嗽、咳白沫痰,心前区压迫感,双下肢轻度水肿。

医院检查结果如下:

血生化:ALT46U/L,AST54U/L↑,GGTU/L↑,ALPU/L↑;CKU/L↑,CK-MB42U/L↑,cTnI0.13ng/ml↑,LDHU/L↑,NT-ProBNPpg/ml↑;hsCRP24.30mg/L↑;

ECG:房扑(4-6:1),心室率约52bpm,左前分支阻滞,室性早搏;

ECHO:LVEF48%,左室壁运动减低,肺动脉收缩压55mmHg,少量心包积液;

肺动脉CTA:未见肺栓塞现象,双侧中等量胸腔积液。

医院治疗。

这个患者怎么了?心肌酶升高的背后是否暗藏玄机?下一步应该如何处理?欢迎留言。

4月24日晚,医院朱文玲教授和郭潇潇副主任医师将做客壹生大学循环学院授课,为您揭开谜底。

直播具体信息授课老师简介

朱文玲教授

朱文玲,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医院内科任职52年,从事内科心血管专业40余年。现任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医院心内科主任,内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北京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工程学会全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委员,中国医学工程学会北京超声心动图学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中华中西医学杂志》主编,《中国心血管杂志》副主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曾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发表论文余篇,主编《系统性疾病与心脏》和《心脏疑难病例解析》。

郭潇潇副主任医师

郭潇潇,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进入医院内科工作,年进入心内科工作。不仅对难治的常见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经验,而且擅长诊治疑难少见的心血管疾病或累及心血管系统的全身性疾病,同时在成人超声心动图的临床诊断和应用方面有深入研究。年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作博士后研究,发表多篇SCI及核心期刊论著。研究重点包括各种病因的心肌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以及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等。

直播时间

4月24日晚19:30-20:30

直播报名

请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zl/116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