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片到底是好还是坏 http://www.bdfyy999.com/bdf/yufangbaojian/shiliaodaguan/m/23490.html
心肌酶谱

心肌组织含有多种酶系,当心肌组织受损伤时.其所含的酶类便可释放入血,使血清内相应的酶活性增高,引起该酶活性增高的疾病主要是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用于这些疾病诊断的酶称为“心肌酶”。和心肌关系密切的几种酶的组合称为“心肌酶谱”。

心肌酶是指心肌细胞内的酶类物质,具有催化心肌细胞代谢和调节心肌细胞电活动的作用。如果心肌细胞发生坏死、破裂,心肌酶就会释放入血液当中,因此,临床一般将心肌酶检查的水平来间接衡量心肌细胞的损害程度。

观点

组成心肌酶谱的几种酶虽然没有一种是心肌特有的,但组合在一起却可对心肌损伤的诊断具有特征性,心肌酶谱的检查对于心梗病人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测、判断预后等都很有意义。

肌酸激酶(CK)测定

CK主要存在于胞质和线粒体中,以骨骼肌、心肌含量最多。CK水平会受到性别、年龄、种族、生理状态的影响。1、急性心肌梗塞:发病3-8小时,CK水平明显升高,其峰值在10-36小时,3-4天回复正常。CK为早期诊断急性心梗的灵敏指标之一。2、心肌炎和肌肉疾病:心肌炎时CK明显升高。各种肌肉疾病如多发性肌炎、横纹肌溶解症等,CK也明显增高。3、溶栓治疗时:急性心梗采取溶栓治疗后出现再灌注,可以导致CK活性增高。4、手术时:心脏手术时或非心脏手术均可以导致CK增高,与肌肉损伤的程度、手术范围和手术时间有密切关系。

肌酸激酶同工酶测定

肌酸激酶同工酶是心肌酶谱的核心,有三个不同的亚型:1、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2、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3、CK-BB,主要存在于脑、前列腺、肺等组织中,1、急性心梗时:早期诊断心肌梗死时的灵敏度要明显高于CK(肌酸激酶),其阳性检出率达到%,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一般在发病3-8小时增高,9-30小时达到高峰,48-72小时恢复至正常水平。2、其他心肌损伤时:心绞痛、心包炎、慢性心房颤动、安装起搏器等,CK-MB也可以增高。3、肌肉疾病及手术时,CK-MB也会有增高。急性心梗发作早期时较为灵敏,其他肌肉疾病时也会有明显增高。在神经系统疾病时,会有所增高,其增高程度与损伤严重程度、范围和预后成正比。肌酸激酶异型测定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组织中,分为MB1和MB2两种异型。MB2是CK-MB在心肌细胞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当心肌组织损伤时,释放MB2,导致短时间内血清CK-MB2水平增高。CK-MB10.71U/LCK-MB21.0U/LMB1/MB21.4CK-MB1、CK-MB2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高于CK-MB。发病2-4小时诊断心肌梗死的灵敏度为59%,4-6小时为92%,而CK-MB仅为48%。

心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AMI)定量检测试剂盒

----目前公认较好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该产品专供医疗机构与凯创免疫层析定量分析仪配套使用,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及双抗体夹心法原理,用于检测血浆、血清、全血样本中心梗三项标志物的含量水平。心肌钙蛋白I(cTnI)是目前公认最理想的心梗确定标志物,肌红蛋白(MYO)是心肌梗死早期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心梗三合一检测可提高AMI的诊断价值。

心肌三项的生理化特性

标志物

临界参考值

临床作用优势

cTnI

1.0ng/ml

4~8h升高。心肌特异性最高的标志物,动态检测可作为心肌梗死的“金标准”

MYO

70ng/ml

1~2h升高。阳性不能确诊,阴性排除心肌损伤;住院检测再升高提示可能心肌再梗死

CK-MB

5.0ng/ml

3~8h升高。CK-MB质量法检测稳定性和方法学更好,优于酶活法检测的心肌酶谱

临床应用

有助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早期诊断和危险分级

各类原因所导致心肌损伤的监测

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估

估计心肌损伤面积

检测心脏手术造成的心肌损伤程度

应用科室

急诊科、心内科、内科、肾内科、儿科、外科

来源:好医生云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zl/115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