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中医的脉与脉诊

脉诊,是中医最有特色的拿手绝活之一,也是最受西医诟病的中医特色之一。

在西医的眼里,脉似乎是只能查心率。一位年轻的西医大夫对一位老中医说:

“我看您老三根手指头摸的是一根血管,怎么就能看出什么五脏六腑的病来?故弄玄虚吧?”

“小伙子,很多东西我们说不清楚其中的道理,但并不一定是说它没有它的道理。你说那个单弦琴,就一根弦,怎么就能弹奏出不同的音调、不同的曲子呢?”

年轻中医无言以对。

是啊,还有笛子,它从一个眼儿里吹气儿,手指头按住不同的孔的组合,它就能发出不同的音调。

如此用类比的方式是可以获得辩论胜利的,但这样并不能很好地说服大众。要说服大众,除了要说明白“其然”,还要说明白“其所以然”。中医虽是经验医学、自然医学,但同时也是实践医学、科学医学、哲学医学,它有着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我们应该有说明白“其所以然”的信心和能力。

中医走得是从自然与经验中发现规律、从规律中提炼出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再从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完善理论的发展之路。

中医对于脉的认识和脉诊理论的形成也同样走了这样一条路。或许在早期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就发现一个人的脉搏会随着他的身体状况而改变,比如身体健康时脉搏和缓有力、身体虚弱时脉搏沉细乏力等。后来医者无意或有意地把脉与人们得的病联系起来,逐步发现了其中的相关性规律,比如发壮热的病人通常脉浮(搭上手指就能感觉得到)数(频率快)、比如想呕吐者右手通常寸口关脉洪大、比如肾阳虚者通常尺脉沉迟等,然后再有高人对这些规律进行整理、总结、提炼而系统化,再在诸如道法自然、天人相应、比类取象等更高层次的哲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归纳、提高而形成理论。这些从实践中来的理论,再经过实践的检验和修正,经过诸如华佗、扁鹊、仓公、张仲景、王叔和、李时珍等一代代人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不断地补充完善,就逐步形成了成熟的中医脉学理论体系。

掌握一个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通常要求学习者需要具备比较高的文化素养。而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一般百姓的文化水平是相当低的。为了使中医这一可以造福民众的技术得以更好地传播和传承,圣哲先贤们可谓煞费苦心。一方面代有贤圣操笔刀,系统整理历史传承下来以及当世所创造的中医理法方药知识体系,或综论或专著如《神农本草》、《黄帝内经》、《伤寒论》、《难经》、《针灸甲乙经》、《千金方》、《脉经》、《本草纲目》等,将它们或刻于竹或书于帛或刊于纸,才使得中医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得以传承下来;一方面时有智者出奇策,将系统理论或者专业知识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产生出诸如《中医实在易》(陈修园)、《药性赋》(佚名)、《医方集解》(汪昂)、《汤头歌诀》(汪昂)、《中医脉诊歌诀》等一系列普及类图书,才使得中医这一能够救命活人的科学得以传播开来。

其实上述两类东西大都有一个共同缺点,就是大都讲的是“其然”而很少提示“其所以然”。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在那书写不易的年代必是惜字如金,只有如此才能以尽可能少的文字承载尽可能多的内容,并以此培育了一代代大医;二是可以让尽可能多的人快速入门,特别是对于那些文化基础比较差的人,学了就可以直接用,在整个社会文化水平普遍很低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就是靠着这样一批批一代代的郎中先生守护着普罗大众、庶民百姓的健康。当然这样做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造就了很大一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圄囵吞枣者,很多人只知道对某病某脉某证用某药开某方,而不能够说得明白为什么,比如病人脉浮紧、无汗、恶寒、发热就用麻黄汤,随口背出“麻黄汤治太阳寒,麻桂杏草四味联。表实无汗头身疼,脉紧气喘更恶寒。”的方歌就可以开出麻黄汤的方子了。这样做的次生灾害则是使不少人不能够正确地认识中医,甚至视中医为迷信、不科学而排斥中医。

要拨乱反正,纠正这些错误认识,就得给中医正本清源。

而要正本清源,就需要我们追本溯源。中医理论给我们呈现的,基本上都是中医实践与理论研究所推导出的成果,是“果”,追本溯源就是要从中医理论形成的逻辑里逆向反推过去,找出或者找到那些支持形成中医理论这个“果”的“因”。不仅中医脉学理论如此,其它中医理论也当如此。

其它理论我们以后再说,这里我们还是要回到本文主题,聚焦于中医的脉学理论,也就是关于中医的脉与脉诊。

要解释清楚脉与病的对应关系,我们不妨借助一下前面曾经提到的三个词:道法自然、天人相应、比类取象,它们是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与技术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它们也是中医脉学研究的工具,自然我们今天可以借助它们来反推中医脉学理论的因。

一条常年流淌的小河,在水源充沛、水质优良时,它会不急不徐欢快和畅地流,而一个正常、健康人的血脉也是一样;当小河的水源不那么足时,河里的水流就变小了,一个血虚者所表现出来的细脉就是这个样子;当河水混浊时,河流就会流淌的迟滞缓慢,这就像一个阳虚气虚不能化浊的病人所表现出来的迟脉。其实小河并不是一个最好的比喻,因为它几乎是一个全过程开放的系统,而人的血脉系统更像是一个相对的密闭系统。与之比较相像的是一个别墅里自建自用的暖气系统,只是要把整个系统的管道换成高质量的弹性软管。仔细思考与比较,你真的能够把中医经典的二十八种脉象对应到各种小河或者暖气水管的各种情况上来。

当然,上面的比喻,只解决了脉象问题,我们还需要解决脉所对应的病位问题,也就是为什么脉位能够对应心肝肾肺脾命的问题。其实这问题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

按照全息理论,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反映整体,只是这个特定的部位怎样反映整体需要深入系统地研究并持续地优化完善,这就是中医面诊、耳诊、舌诊、眼诊的逻辑所在。脉诊也是同样的道理。人的血脉由人体的所有器官参与化生并周流全身各个角落,人的身体状况在血脉中自然可以得以全面反映,那么在整个血脉系统中截取一段容易观察研究的部位比如寸口脉部位对应全身也就再正常不过了。我们观察动物的五脏六腑会发现,它们的形体构造与材质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人类的脏腑系统肯定也是如此,同时可以确信的是它们在人体气血运化过程中的作用也必然是不一样的,这些差别与不同自然会在血脉中得以反映。一方面人体脏腑在整个血脉系统中所处位置前后不同,一方面脏腑给血脉系统加注的物质特性不同,再加之它们给血脉施加的动力不同,这些不同叠加在一起,就使得各脏腑系统的物质与功能信息会各自按着各自的特征规律在人体血脉中得以体现。这些信息虽有相互的融合与影响,但是它们各自的独特特征还是依然独立地存在着。幸运的是,我们聪慧的先人们竟然或偶然或必然地发现了这些规律的各自特征,并且经过一代代大匠的持续研究提炼归纳提高而形成了传之当今仍屡验不爽的理论体系。

时至今日,除了中医,其实西医也逐步认识到了脉之与病的相关关系,只是西医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某些特定的领域,而没有形成系统的完备的脉学理论。比如除了心率,西医也逐步发现了一些心脏搏动特征与某些疾病的相关性并用于疾病诊治,最典型的是心衰病人所表现出来的脉结代之于心衰的关系。

所谓脉结代,就是结脉和代脉,止有定数、即有规律地几跳一停者为代脉,止无定数者为结脉,这些早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中就有了明确的记述,并且医圣张仲景更是给出了至今仍应用广泛、疗效确凿的治疗良方灸甘草汤。

炙甘草汤:炙甘草四两;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

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汤头方歌: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地胶枣麻仁裹,心动悸兮脉结代,虚劳肺痿俱可尝。

方剂出处:汉代,张仲景《伤寒论》。

现代用量:炙甘草12克;生姜,9克,切;人参6克;生地黄50克;桂枝,去皮,9克;阿胶6克;麦门冬,去心,10克;麻仁10克;大枣,擘,10枚。

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

炙甘草汤,又称复脉汤,为补益剂,具有益气滋阴养血通阳复脉之功效。主治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用于治疗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虚劳肺痿,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者。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等。

不仅灸甘草汤用于治疗脉结代历经近两千年的应用验证有奇效,其实整个中医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不能够因为我们的无知或者因为我们的学艺不精而怀疑中医甚至否定中医,不懂中医,你连评价中医的资格都没有。

我们应该做的,是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中医理论知识并应用于实践。

怎么学?

“学经典,做临床。悟原理,日精进!”

我相信,有你、有我,我们共同努力,中医不死!

附:中医脉诊歌诀

云顶道长话中医04-说说吃啥补啥

云顶道长话中医03-中药的药物归经

云顶道长话中医02-论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云顶道长话中医01-病、证和症区别与联系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yy/145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