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心肌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 心肌囊肿常识 >> 警惕28岁患心梗,还以为自己年轻就没事
来源:基层医师公社
特约撰稿人:陈泉峰
不要以为心肌梗死是老年人才有的疾病,这样你才能拥有健康完整的人生!
在人们的印象中,冠心病、心肌梗死之类的病似乎总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和年轻人好像关系不大,事实上,心肌梗死现在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甚至20多岁的年轻人也不能幸免,被称作早发冠心病(prematurecoronaryarterydisease即PCAD),所以一样要警惕,别以为自己年轻就不会患心肌梗死,请看下面这个病例:
案例介绍:
王某,男,28岁,大学本科,都市白领,某IT行业主管,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身高cm,体重80kg,有吸烟史20支/天,应酬多,有饮酒习惯,因工作原因经常熬夜到凌晨2-3点,以“突发胸痛2小时”为主诉急诊入院。
入院时胸痛剧烈,伴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烦躁。体检:T:36.5℃,P:次/分,BP:/84mmHg,神志清,精神差,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音中等,心率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四肢血压正常对称,腹部柔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氏症阴性,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无特殊,入院后急查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半小时后心电监护提示:心率下降,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肌酶谱正常,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D二聚体正常,胸片正常。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三度房室传导阻滞,KiilipⅠ级。
急性冠脉造影检查:左主干干段狭窄30%;前降支近段弥漫性动脉粥样硬化,近段狭窄50-60%;近中段狭窄50%,第一对角支开口狭窄40%,回旋支近段偏心性狭窄60%,中段狭窄约50%,左冠近段狭窄85%局部显像较淡,可见血栓影像。结合心电图考虑右冠状罪犯血管,遂行右冠PCI术。心电监护图及治疗前后冠脉造影如下图所示:
术后患者病情稳定转入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Ⅲ度AVB恢复,一周后出院,嘱改变生活方式,定期测血压、血糖、血脂,心内科长期随访,并规范药物治疗:(1)拜阿司匹林mg,口服,一天一次;(2)氯吡格雷片75mg口服,一天一次;(3)阿托伐他汀20mg口服,一天一次;(4)培哚普利片4mg,一天一次;(5)美托洛尔片25mg,一天一次。
本例患者是一例典型的早发冠心病(PCAD)。PCAD是指患者冠心病的发病年龄较轻,男小于55岁,女小于65岁,近20年来的流行病学显示,冠心病有年轻化趋势.那么PCAD的发生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该如何早期预防和治疗呢?笔者参考文献,做一简介以飨读者。
早发冠心病的四大危险因素
从临床来看早发冠心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PCAD家族史、吸烟、饮酒、血脂异常、肥胖等因素有关,其中吸烟是PCAD及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普遍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1.一级亲属的冠心病史尤其是PCAD病史,不仅使其冠心病的患病风险明显增加,而且使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提前。有研究发现发生初次急性心肌梗塞时越年轻,在其亲属中冠心病的发生越普遍,46岁前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其同胞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10倍。
2.吸烟对早发冠心病有明确的致病性作用,国外报道35岁以内发生急性心梗的患者吸烟率达94.8%。对这些青年人做10年随访结果表明吸烟是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吸烟会损伤内皮细胞,导致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使体内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紊乱,促进血小板聚集,促进冠脉内血栓形成,并影响血脂代谢,诱发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痉挛。
3.脂质代谢紊乱: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4.其他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缺乏运动
早发冠心病的特征:
患者大多有良好的心肺基础,心肺功能普遍较晚发冠心病者好,发病前多无反复心绞痛史,大多数起病急骤,多有熬夜、劳累、情绪激动、短时间内大量吸烟等诱因,部分患者有胸闷、胸部隐痛不适,病情进展迅速,多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极易造成心肌组织急性缺血性坏死,出现致死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危重症,相比老年患者,病情更急更凶险,容易导致猝死,需要及时PCI或溶栓治疗。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里最好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ys/9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