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心肌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 心肌囊肿常识 >> 临床信息心肌酶测定在不同程度新生儿黄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心肌酶胆红素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病,原因是未结合胆红素在患者体内聚集,可对多个器官造成损害,很多研究表明对心肌的损害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对心肌损害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心肌酶谱、心电图、心功能及病理等方面,而心肌酶AST、LDH、CK及其同工酶仍是目前常用的与心肌损害有关的酶学检查。CK-MB是具有心肌特异性的酶,其升高提示心肌细胞受损。有研究表明未结合胆红素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对心肌造成损害:1.由于未结合胆红素为脂溶性,高浓度的未结合胆红素能自由通过细胞质和细胞核,caspase-3活化,参与干扰细胞代谢最终导致细胞通过线粒体途径凋亡;2.沉积于细胞的生物膜(线粒体膜和细胞膜),激活氧化应激反应,产生大量的活性氧,攻击细胞膜和线粒体膜上的花生四烯酸,诱导脂质过氧化作用,导致细胞死亡和8-iso-PGF2增加。3.细胞死亡时释放的溶酶体可加重细胞损伤;最终作用于心肌细胞,导致心肌损伤,引起心肌酶升高。本研究探讨心肌酶谱在不同程度新生儿黄疸诊治过程中的意义,结果显示新生儿黄疸中,轻度黄疸,中度黄疸,重度黄疸,心肌酶谱及其同功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轻度黄疸组和中度黄疸组间AST、CK有明显差异(P0.05),LDH、CK-MB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重度黄疸组和前两组间LDH、CK有明显差异(P0.05),AST、CK-MB有显著差异(P0.01)。发现与前两组相比,重度黄疸患儿CK-MB升高显著,提示随着黄疸程度加重,心肌损害程度越重,同时也表明测定心肌酶在新生儿黄疸的诊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重度黄疸患儿,加强心肌保护性治疗也是必要的。
来源:中国医药导刊年第15卷第8期(总第期),《心肌酶测定在不同程度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意义》(梅峻,郭筱枝,谷丽)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皮肤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