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做各项计划的时候,千万别忽视了健康。每次体检后,拿到报告单总一脸茫然?尿酮体、胆固醇、甘油三酯…这些指标都是什么意思?出现升高或降低提示了怎样的身体变化?…读懂体检指标背后的“健康信号”,干货都在这里!

01

血液化验单怎么看?

Part1

血常规化验项目

红细胞(RBC)

升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等。

降低↓:贫血。

血红蛋白(HGB)

升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等。

降低↓:贫血。

白细胞(WBC)

升高↑: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当白细胞明显升高,一般为(-)×10/L,并伴有发热、出血、贫血等症状时,应警惕白血病。

降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等。

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

升高↑:代表炎症,见于各种感染(细菌、病毒均可以)。

降低↓:各种感染(病毒感染多见),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淋巴细胞(LYM)

升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

降低↓:免疫缺陷等。

血小板(PLT)

升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等。

降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型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等。

Part2

血糖化验项目

餐前血葡萄糖(GLU)

正常情况:3.9-6.11mmol/L

升高↑:可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皮质醇增多症、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胰高血糖素瘤、脑外伤、脑溢血等应激状态;妊娠呕吐、脱水、全身麻醉时,肝硬化病人常有血糖升高,这可能与胰高血糖素升高,胰岛素抵抗等有关。

降低↓: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过多或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功能不全、肾上腺功能不全、急性进行性肝脏疾病(急性黄色肝萎缩、急性肝炎、肝癌、磷及砷中毒等)。

Part3

血脂化验项目

总胆固醇(TCHO)

升高↑:可见于高脂蛋白血症、梗阻性黄疸、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等。

降低↓:可见于各种脂蛋白缺陷状态、肝硬化、恶性肿瘤、营养不良等。此外,女性月经期TC也可降低。

甘油三酯(TG)

升高↑:可见于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胆道梗塞、糖原累积症、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急性胰腺炎等。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升高↑:可见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肾病综合征、梗阻性黄疸、慢性肾功能衰竭、妊娠、多发性肌瘤、某些药物的使用等。

降低↓:可见于家族性无β和低β-脂蛋白血症、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消化吸收不良、肝硬化、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等。

高度密脂蛋白胆固醇(HDL-C)

降低↓:提示易患冠心病。

02

肝功能检查化验单怎么看?

谷丙转氨酶(ALT)

升高↑:可见于肝、胆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胆石症引起的胆道梗阻等;某些药物造成的肝脏损伤也可引起ALT增高。

谷草转氨酶(AST)

升高↑:可见于急慢性肝炎等肝脏疾病及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与ALT主要提示肝脏疾病不同,AST还可以存在于心肌、骨骼肌、肾脏,所以AST升高还可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炎、肌溶解等疾病。

血清胆红素

升高↑:如果伴随转氨酶升高,多见于黄疸型肝炎或其他疾病造成的黄疸症状;如果不伴有转氨酶升高的单纯胆红素升高:主要见于慢性溶血以及先天胆红素代谢异常。

03

尿液化验单应该怎么看?

尿蛋白(PRO)

正常情况:阴性。

增高↑:见于各种肾炎、肾病、泌尿系统感染、肾结石、全身性疾患累计肾脏,药物引起的肾损害等。

尿葡萄糖(GLU)

增高↑: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慢性肝脏疾病等。

尿胆红素(BIL)

正常情况:阴性。

阳性: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等。

尿酮体(KET)

阳性:糖尿病、饥饿、呕吐、脱水、发热等。

尿沉渣镜检

正常情况:白细胞<5/HP;红细胞<3/HP;上皮细胞0~少量/HP;管型0/HP或偶见透明管型。

白细胞增多: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结核、泌尿系肿瘤等。

红细胞增多:泌尿系结石、肾小管肾炎、泌尿系血管畸形、出血性疾病等。

管型增多:红细胞管型:肾脏病变急性期等;白细胞管型:化脓性感染等。

04

体检结果出现异常,要紧吗?

?增生:大多不会癌变

增生可以理解为过度生长,良性的增生大多数不致命。

乳腺增生:大部分乳腺增生患者是不需要药物治疗的,医院检查一次,预防乳腺良性疾病发生恶变。

?结节:突然变化要警惕

结节符合两种情况需要定期检查:一是身上的结节,如在短期内大小、形状、颜色有较大的变化,或突然破溃;二是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出现结节。

?包块:不疼的更危险

不痛不痒、没有症状的包块才更危险,中老年人体检时发现包块,尤其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治疗。

?囊肿:九成不会恶变

体检报告中最常见的是肝囊肿,它也是较常见的肝良性疾病。大部分患者的肝囊肿均较小,不用担心,但肝囊肿需要定期随访,每年做1-2次B超。

?息肉:要看部位和大小

体检发现的息肉多为胆囊息肉。5mm以下的胆囊息肉几乎都是无关紧要的胆固醇息肉。5mm以上则有可能是相对危险的腺瘤息肉,有必要定期复查。如果体检发现了胃息肉、结直肠息肉、子宫内膜息肉等,也有不同处理要求,请遵医嘱处理。

05

这些因素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1、过度空腹

如空腹时间达到18小时以上,某些检验会有异常结果,如血清胆红素可能会因空腹时间增长而增加,血糖可因空腹时间过长而减少为低血糖。

空腹标准是:抽血前一天晚上,饭菜宜清淡,不要喝酒;饭后不喝咖啡、浓茶。第二天早晨起来后,不吃早餐,少喝或不喝水,不做早锻炼运动。

2、太晚抽血

体检化验要求早上7:30-8:30采空腹血,最迟不宜超过12点。太晚会因为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使检测值失真。

3.情绪波动

紧张、情绪激动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致使血清非酯化脂肪酸、乳酸、血糖等升高。体检前要控制情绪,化验前保持心绪稳定,不要来回走动、吃冷饮或吸烟等。

4、剧烈运动

运动会引起血液、体液成分的改变,即使是轻度的活动也会引起生理性血糖升高,内分泌激素水平含量改变,从而影响结果。体检前两天不要做剧烈运动。

5、油腻饮食

查血脂要求空腹12小时后进行,一般晚餐后,除饮水外,不要进食其他食物。受检者须在受检前3天内少吃或不吃高脂食品,不要饮酒。

6、生理期

女性月经期前后不宜进行妇科检查、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等。

7、盲目停药

采血要空腹,但对慢性病病人服药应区别对待。如有些高血压病人每天清晨服降压药,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血压骤升,发生危险。所以高血压病人应照常服完降压药后,再接受体检。

06

拿到体检报告,这些你要注意

1、体检结果没异常,不代表身体没问题

目前大部分体检指标设定是根据疾病标准而非健康标准来定。指标正常,只能说明身体达到几个标准,却不能说明绝对健康。如指标不在正常值内,也不代表一定有病,例如休息不好,转氨酶便会增高,这些仍需经过一系列的检查才能确诊。

2.指标数值与参考值略有偏差,理性对待

如指标数值比参考值略低或略高,不必太过紧张,但也要重视。短期内一定要复查一下异常指标,看看指标变化,如指标逐渐在上升,要非常重视,往往有些指标的变化,是某种疾病的预兆。如慢慢接近正常参考值,则问题不大。

3.







































治癜风比较出名的医院
北京治白癜风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ys/107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