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心肌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 心肌囊肿诊断 >> 心肌缺血,严重吗
“心肌缺血”这个词,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医院检查,或者去做体检,心电图报告“ST段改变”、“T波改变、T波低平”、“ST-T改变”,大夫都说你有点“心肌缺血”。这个时候,你会不会觉得很害怕?心脏都缺血了,这还了得?
先不要怕,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说简单一点,就是因为心脏的血管堵了,导致血流不畅,心脏得不到营养。我们常听说的“心肌梗死”,其实就是心肌缺血最严重的后果:血管彻底堵死,心脏部分心肌彻底得不到血流,最后发生的坏死。
所以说,如果真的确诊“心肌缺血”,确实需要高度重视,积极治疗。但是如何确诊,这里面也是有学问的。
正常心电图长啥样ST和T波指的是啥常见的提示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1、ST段抬高的心电图2、ST段压低心电图3、T波改变心电图。一般情况下,T波应与QRS主波方向一致,且高度不应低于R波的1/10,如果T波低于这个高度或者与主波形相反,则提示有心肌缺血的可能。
怎样看待心电图提示的心肌缺血报告
1、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不一定就真的是心肌缺血。健康人中也有10%-30%的可能性出现ST-T改变,也就是常说的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改变,尤以女性更为多见。
2、除非是心肌梗死,单纯心电图的ST-T改变一般对冠心病确诊意义不大。引起心电图ST-T改变因素很多,比如左心室肥厚、心电图基线不稳、呼吸因素、电解质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心理因素等。不要因为单纯心电图的ST-T改变而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3、心电图正常也不能排除冠心病。冠心病在非发病时期,其心电图检出率仅是30%一50%,而50%以上的病人心电图表现正常。
4、心电图ST-T动态的改变比一张心电图ST-T改变更有意义,特别是当患者胸闷或不适时出现明显的ST-T改变。
5、心肌缺血(冠心病)的诊断主要靠患者是否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典型的冠心病发病症状来判断,而非单纯普通的心电图。如果真的高度怀疑冠心病,只有冠脉CTA或冠脉造影结果才能进一步明确诊断。特别是那些没有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明确的早发的冠心病(心肌梗死)家族史)的中青年女性,一般不可能得冠心病。
6、总之,心肌缺血可以表现为心电图ST-T改变,也可以没有;心电图出现ST-T改变,可以是心肌缺血导致,也可以不是。
那么...
心肌缺血有什么症状呢?
我们该如何判断以进行及时治疗呢?
心肌缺血常见的6大症状:
1.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也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
2.心肌缺血的症状还包括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3.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也可能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
4.心肌缺血患者还会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5.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心肌缺血患者可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这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
6.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心肌缺血患者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
如果你有上述症状,一定要留心哦!为早发现心肌缺血,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进行相关体检,了解有无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发现自己有类似以上的症状
如何诊断?
一般来说,诊断心肌缺血可进行两类检查:
1、传统的无创性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CT、核磁共振;
2、有创性检查,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冠脉内超声波检查。
其中冠状动脉造影被称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位置、狭窄程度、病变性质和血管之间有无侧支循环等,对于明确诊断、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指导药物治疗和决定是否需要手术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肌缺血严重吗?
有哪些危害?
心肌缺血临床上可引起心肌肥厚、左心室扩大,并逐渐发展成心衰,心肌缺血还可能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如早搏、房颤、病窦综合症、传导阻滞、心动过速等。部分病人有心绞痛、心肌梗塞病史,还常伴有高血压病。
长期心肌缺血还会导致心肌坏死和心肌纤维化,左心室功能将会被彻底“损坏”,失去“工作能力”。临床上患者要注意饮食,低脂肪高纤维。情绪上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
注意休息和饮食最重要!
对于心肌缺血的患者来说,注意休息和饮食是第一要义。尽量避免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并且要按时作息。防缺血性心肌病还要遵守规律的作息制度。心肌缺血患者一天的睡眠时间不应少于7-8小时,并且应在晚上8:15-8:30就准备入睡。如果能保证1。5-2小时的午睡,可以让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免于过度紧张。
从饮食方面来说,食物要低盐低脂,常喝绿茶,茶叶中含有的少量茶碱有利尿作用,对预防心肌缺血有一定的帮助,茶叶中含有的维生素C能很好地防治动脉硬化,但不宜饮用过浓的茶水;每天坚持吃些黑木耳和菌菇类食物,有助于降低血黏度,改善心肌缺血。
动静结合情绪平和有利于康复!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应特别注意避免受风寒,因为太过寒凉的身体内环境会导致血管痉挛,加重心肌缺血,可能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所以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在天气转凉时应提前做好保暖措施。
而每天躺着或稍微抬起双腿坐着休息几次,每次15-20分钟。放松地平躺在硬木床或地板上非常有益。对于需要长时间坐着上班的心肌缺血患者来说,应该定时站起来数次,每次3-5分钟。另外,不要用任何活动形式来代替卧床休息。这种动静结合的方式十分有利于心肌缺血患者的保健。
另外,突然的心理应激可造成血压过高,心动过速,心律,因此放松心情对心肌缺血患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应保持心境平和,愉快地生活,尽量对事情泰然处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