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下列对肌钙蛋白评价错误的是

A、能区带CK-MB成为检出心肌损伤的首选指标

B、用于诊断近期发生的再梗死效果最好

C、敏感性高于CK

D、特异性高于CK

E、可判断再灌注是否成功

2、一般作为观察溶栓效果的指标是

A、ALT

B、AST

C、HBD

D、LD

E、CK-MB

3、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酶升高达峰值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

A、蛋白质所带的电荷

B、细胞内钙的浓度

C、细胞的能量释放

D、酶的分子大小

E、细胞膜上磷脂的含量

4、目前被公认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确诊指标为

A、cTn

B、Mb

C、AST

D、CK

E、CK-MB

5、下列组合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酶学诊断指标的是

A、CK、LD、CK-MB、AMS、ALT

B、AMS、ALT、AST、LD、CK

C、LD、CK、ALT、HBD、CK-MB

D、CK、LD、CK-MB、AST、HBD

E、AST、ALT、GGT、ALP、CK

6、在心肌标志物中,半衰期最短的是

A、cTn

B、CRP

C、Ck-MB

D、Mb

E、AST

7、细算LD1/LD2的比值,对于提高下列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帮助的是

A、肺癌

B、溶血性黄疸

C、心肌梗死

D、肾炎

E、肝炎

8、当发生AMI时,血液中CK达峰值的时间为

A、6~9小时

B、10~36小时

C、36~48小时

D、49~72小时

E、73~96小时

9、急性心肌梗死时,下列在血液中出现最早的是

A、AST

B、cTn

C、LD

D、Mb

E、CK-MB

10、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血液中下列酶达峰值增高幅度最大的是

A、AST

B、CK-MB

C、LD

D、LD1/LD2

E、cTnT

11、关于心脏标志物应用原则,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A、心脏肌钙蛋白(cTnT或cTnI)取代CK-MB成为检出心肌损伤的首选标准

B、临床检验中应同时检测cTnT和CK-MB质量,确保诊断无误

C、如果患者已有典型的可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的ECG变化,应立即进行治疗

D、对发病6小时后的就诊患者,不必测Mb,只需测定cTn

E、肌钙蛋白比CK-MB出现更早

12、下列哪项组合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酶学诊断指标

A、AMS,ALT,AST,LD,CK

B、CK,LD,CK-MB,AST,HBD

C、CK,LD,CK-MB,AMS,ALT

D、AST,ALT,GGT,ALP,CK

E、LD,CK,ALT,HBD,CK-MB

13、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CK-MB占CK的百分比为

A、约20%

B、6%以下

C、约50%

D、1%以下

E、不能确定

14、心肌肌钙蛋白的英文缩写是

A、CRP

B、AST

C、cTn

D、MLC

E、MB

15、AMI发生时,cTn在血中开始升高的时间是

A、2~4小时

B、3~6小时

C、6~18小时

D、8~12小时

E、12~16小时

16、用于心肌梗死诊断的同工酶是

A、CK-MM

B、CK-MB

C、CK-BB

D、CK-MiMi

E、巨CK

17、下列试验哪项受溶血影响最大

A、ALT

B、LDH

C、AMY

D、ALP

E、GGT

18、下列何者可用于微小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断

A、AST

B、CK

C、LD

D、HBD

E、cTn

19、下列哪些结果在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典型

A、LD1>LD2

B、LD2>LD1

C、LD4>LD5

D、LD5>LD4

E、LD3>LD4

20、血清LD同工酶电泳时,如出现“反转LD1”,最可能见于何种疾病

A、阻塞性黄疸

B、心肌梗死

C、肺栓塞

D、肝炎

E、白血病

21、有关肌钙蛋白的评价,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A、cTn敏感度高于CK

B、cTn检测特异性高于CK

C、cTn可用于判断再灌注是否成功

D、cTn用于诊断近期发生再梗死效果最好

E、cTn可用于心肌梗死的诊断

22、肌酸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几小时可见升高

A、1~1.5h

B、3~8h

C、10~12h

D、15~20h

E、24~36h

23、含CK-MB较多的器官是

A、胰

B、心肌

C、肝

D、脑

E、肾

24、肌酸激酶在典型心肌梗死时多长时间恢复正常

A、10~12h

B、15~20h

C、20~36h

D、30~40h

E、48~72h

25、CK-MB亚型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在血清中的时间为

A、1小时

B、2小时

C、4~6小时

D、8~12小时

E、10~16小时

26、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酶是

A、ALT和AST

B、ALP和CK

C、AST和AMY

D、CK和CK-MB

E、γ-GT和ALT

27、LD5同工酶的四聚体组成为

A、H4

B、M4

C、H3M

D、H2M2

E、HM3

28、计算LD1/LD2的比值,对于提高下列哪种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帮助

A、肝炎

B、肾炎

C、溶血性黄疸

D、心肌梗死

E、肺癌

29、CK作为心脏标志物,下列哪项不正确

A、其浓度和急性心肌梗死面积有一定相关,可大致判断梗死范围

B、快速、经济、有效,是当今应用最广泛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C、诊断特异性强,对心肌微小损伤敏感

D、能用于诊断心肌再梗死

E、能用于判断再灌注

30、下述心肌损伤标志物中,分子量最小的是

A、CK-MB

B、Mb

C、cTnT

D、cTnI

E、CK

31、IFCC建议缩短测定周期(TAT)检验心脏生化标志物应控制在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6小时

E、12小时

32、CK-MB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多长时间恢复正常水平

A、3~8小时

B、9~30小时

C、30~48小时

D、30~72小时

E、48~72小时

33、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适应证包括下列情况,但除外

A、药物毒性大

B、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和中毒水平尚未确定

C、安全范围狭窄,治疗指数低

D、动力学参数发生显著变化

E、合并用药时

34、以下哪项不属于同型半胱氨酸

A、同型胱氨酸

B、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

C、同型胱氨酸-蛋白质

D、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

E、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蛋白质

二、A2

1、患者,女,胸痛10天后,来院就诊,心电图检查正常,怀疑为急性心肌梗死,检查一系列生化指标。如果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时,下列哪一种LDH同工酶显著升高

A、LD1

B、LD2

C、LD3

D、LD4

E、LD5

2、患者,男性,58岁,10天前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现最有可能异常的血清酶是

A、ALT

B、AST

C、CK-MB

D、CK

E、LD

3、患者,男,45岁,突然感觉胸痛,4医院就诊,以下哪项检查对于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最有帮助

A、CK-MB亚型

B、CK

C、cTn

D、Mb

E、以上都可以

三、A3/A4

1、某男,65岁患慢性充血性心衰和骨质疏松症,长期口服地高辛片剂和钙片,因眩晕,头痛伴心律失常入院,血清地高辛浓度1.8ng/ml。

1、该患者最可能诊断是

A、心衰发作

B、眩晕症

C、地高辛中毒

D、骨质增生症

E、颈椎病

2、检测血清地高辛浓度的标本取样时间最好在

A、服药8h以上

B、服药36h以上

C、连续用药10天以上达到峰值时

D、随机取样

E、停药36h以上

2、男54岁,压榨性中心性胸痛发作后3h就诊,查体,面色苍白,出汗。血压/90mmHg,脉搏78次/分,心音正常,心电图示ST段抬高,实验室检查,钾3.2mmol/L,钠mmol/L,尿素氮9.2mmol/L,CK90U/L。

3、该患者应首先应确诊的疾病是

A、急性心肌梗死

B、肺心病

C、营养不良

D、肾衰竭

E、骨坏死

4、首次生化检查时,增加何种项目是绝对必要的

A、CK-MB

B、CK

C、Mb

D、CTnI

E、AST

四、B

1、A.CKB.MBC.cTnD.LD1E.AST

1、心肌缺血发生后,血中出现高峰浓度最晚的标志物是

ABCDE

2、目前作为心肌损伤确诊标记物的指标是

ABCDE

3、AMI发生后,血中出现最早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是

ABCDE

4、用于排除AMI发生的较好指标是

ABCDE

2、A.二聚体B.三聚体C.四聚体D.五聚体E.六聚体

5、LD是由两种亚基(M亚基和H亚基)组成的几聚体

ABCDE

6、CK是由两种亚基(M亚基和B亚基)组成的几聚体

ABCDE

3、A.1小时B.1~3小时C.3~8小时D.8~12小时E.12~16小时

7、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CK开始升高的时间为

ABCDE

8、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LD开始升高的时间为

ABCDE

9、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MB开始升高的时间为

ABCDE

4、A.LD2>LD1>LD3>LD4>LD5B.LD5>LD1>LD2>LD3>LD4C.LD3>LD1>LD2>LD4>LD5D.LD1>LD2>LD3>LD4>LD5E.LD4>LD1>LD2>LD3>LD5

10、正常成人血清LD同工酶电泳结果为

ABCDE

11、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血清LD同工酶电泳结果为

ABCDE

5、A.血糖B.交感神经兴奋性C.副交感神经兴奋性D.血容量E.ACTH

12、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控制

ABCDE

13、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控制

ABCDE

14、肾上腺素的分泌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控制

ABCDE

答案部分

一、A1

1、

B

cTn后期峰值与梗死面积呈正相关,可反映心肌细胞坏死的数量;但利用cTn的峰值浓度来估计梗死的面积不一定可靠。但cTn累积释放量与心功能受损程度成正比。

2、

E

溶栓治疗时,CK-MB早期升高及短时间内达峰是AMI的征兆。下壁AMI在治疗2h后CK-MB增加2.2倍以上,前壁AMI在治疗2h后增加2.5倍以上,均提示心肌出现再灌注,上述标准的敏感度为85%,特异度为%。

3、

D

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酶升高达峰值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酶的分子大小,分子量小的相对达峰时间短。

4、

A

cTn被认为是目前用于ACS诊断最特异的生化标志物,它们出现早,最早可在症状发作后2h出现;具有较宽的诊断窗:cTnT(5~14d),cTnI(4~10d)。在它们的诊断窗中,cTn增高的幅度要比CK-MB高5~10倍。

5、

D

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HBD,以上都是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酶学指标。

6、

D

由于Mb半寿期短(15min),胸痛发作后6~12h不升高,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是筛查AMI很好的指标。

7、

C

由于AMI时LD1较LD2释放多,因此LD1/LD2>1.0,LD1/LD2比值的峰时约在发病后24~36h,然后开始下降,发病后4~7d恢复正常。

8、

B

当发生AMI时,CK活性在3~8h升高,血中半寿期约为10~12h,峰值在10~36h之间,2~4d后回复至正常水平。AMI时CK升高一般为参考值的数倍,但很少超过参考值的30倍。

9、

D

由于Mb的分子量小,可以很快从破损的细胞中释放出来,在AMI发病后1~3小时血中浓度迅速上升,6~9小时达峰值,24~36小时恢复至正常水平。Mb的阴性预测价值为%,在胸痛发作2~12小时内,如Mb阴性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到目前为止,它是AMI发生后出现最早的可检测的标志物之一。

10、

E

cTn被认为是目前用于ACS诊断最特异的生化标志物,它们出现早,最早可在症状发作后2h出现;具有较宽的诊断窗:cTnT(5~14d),cTnI(4~10d)。在它们的诊断窗中,cTn增高的幅度要比CK-MB高5~10倍。由于在无心肌损伤时cTn在血液中含量很低,因此也可用于微小心肌损伤的诊断,这是以前酶学指标所难以做到的。

11、

B

cTn被认为是目前用于ACS诊断最特异的生化标志物,它们出现早,最早可在症状发作后2h出现;具有较宽的诊断窗:cTnT(5~14天),cTnⅠ(4~10天)。在它们的诊断窗中,cTn增高的幅度要比CK-MB高5~10倍。由于在无心肌损伤时cTn在血液中含量很低,因此也可用于微小心肌损伤的诊断,这是以前酶学指标所难以做到的。故B项错误。

12、

B

最常用的心肌损伤诊断标志物为心肌酶谱,即: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αHBDH等。

13、

B

CK-MB并不对心肌完全特异,在骨骼肌中也少量存在。外科手术和骨骼肌疾病时常出现假阳性。急性骨骼肌损伤时可出现CK-MB一过性增高,但CK-MB/CK常<6%,借此可与心肌损伤鉴别。

14、

C

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troponin,cTn)是由三种不同基因的亚基组成: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troponinT,cTnT)、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troponinⅠ,cTnⅠ)和肌钙蛋白C(troponinC,TnC)。

15、

B

cTn是早期诊断AMI最好的标志物。AMI病人于发病后3~6小时升高,发病10~小时内检测敏感性达%,峰时于发病后10~48小时左右出现。

16、

B

CK及其同工酶和亚型是目前临床上测定次数最多的酶,主要用于心肌、骨骼肌和脑疾患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AMI时总CK活性升高显著,约在梗死后3~8h即升高,10~24h达峰值,2d~4d恢复正常。

17、

B

红细胞中LD是血清中的倍,故溶血可使结果偏高。

18、

E

cTn被认为是目前用于ACS诊断最特异的生化标志物,它们出现早,最早可在症状发作后2h出现;具有较宽的诊断窗:cTnT(5~14天),cTnI(4~10天)。在它们的诊断窗中,cTn增高的幅度要比CK-MB高5~10倍。由于在无心肌损伤时cTn在血液中含量很低,因此也可用于微小心肌损伤的诊断。

19、

A

通常在AMI后6小时LD1开始出现升高,总LD活性升高略为滞后。由于AMI时LD1较LD2释放多,因此LD1/LD2>1.0,LD1/LD2比值的峰时约在发病后24~36小时,然后开始下降,发病后4~7天恢复正常。

20、

B

LD同工酶分离和定量的方法主要为电泳法。心肌损伤时主要是LD1同工酶增高,因此测定LD1同工酶才对AMI诊断有意义。

21、

D

由于CK-MB诊断窗较窄,无法对发病较长时间的AMI进行诊断。临床上也可利用这一点对再梗死进行诊断。而cTn诊断窗较宽,cTnT(5~14天),cTnⅠ(4~10天),对诊断近期发生再梗死的效果不如CK-MB。故D项错误。

22、

B

CK及其同工酶和亚型是目前临床上测定次数最多的酶,主要用于心肌、骨骼肌和脑疾患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AMI时总CK活性升高显著,约在梗死后3~8h即升高,10~24h达峰值,2d~4d恢复正常。

23、

B

心肌是含CK-MB较多的器官,而且心肌不同部位CK-MB含量也不尽相同,前壁>后壁,右心室>左心室。

24、

E

CK及其同工酶和亚型是目前临床上测定次数最多的酶,主要用于心肌、骨骼肌和脑疾患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AMI时总CK活性升高显著,约在梗死后3~8h即升高,10~24h达峰值,2d~4d恢复正常。

25、

B

CK-MB亚型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较早,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2小时即上升,而CK、CK-MB在血中出现的时间为3~8小时。

26、

D

当发生心肌梗死(AMI)时,肌酸激酶(CK)活性在3~8小时升高,血中半寿期约为15小时,峰值在10~36小时之间,3~4天后恢复至正常水平,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AMI发作后如未进行溶栓治疗,CK-MB通常在3~8小时出现升高,达峰时在发病后9~30小时,于48~72小时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总CK测定比较,CK-MB的峰时稍有提前,且消失也较快。由于诊断窗较窄,无法对发病较长时间的AMI进行诊断。临床上也可利用这一点对再梗死进行诊断。

27、

B

乳酸脱氢酶(LD)由2个亚单位组成,H和M。它们按不同的形式排列组合形成含有4个亚基的5种同工酶,即:LD1(H4),LD2(H3M1),LD3(H2M2),LD4(HM3),LD5(M4)。

28、

D

乳酸脱氢酶LD同工酶的比例在正常时应为LD2>LD1>LD3>LD4>LD5,小儿有时可出现LD1>LD2,其中LD1/LD2<0.7,在AMI时,Cutoff值为LD1/LD2>1.0。

29、

C

CK及其同工酶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不仅可用于早期诊断AMI,也可以用于估计梗死范围大小或再梗死。但由于CK特异性较差,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6小时以前和36小时以后敏感性低,且对心肌微小损伤不敏感。

30、

B

肌红蛋白(Mb),分子量为17.5kD。肌钙蛋白T(cTnT)分子量37kD,是原肌球蛋白结合亚基,cTnⅠ氨基末端比sTnⅠ多31个氨基酸,分子量达到22kD。CK分子是由两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每个亚单位的分子量约40kD。CK-MB分子量>CK。

31、

A

检验部门应将心脏生化标志物列为24h随时检测的急诊项目,并且检测周转时间(TAT)应<60min。TAT是指从血标本采集到临床医生得到检测结果所需的时间。

32、

E

AMI发作后如未进行溶栓治疗,CK-MB通常在3~8小时出现升高,达峰时在发病后9~30小时,于48~72小时恢复至正常水平。

33、

B

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适应证主要有:①使用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性作用强的药物。②使用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性,在体内消除速率常数与剂量有关的药物及半衰期常的药物。③患者有肝脏、肾脏、心脏、胃肠道疾病时,动力学参数发生显著变化时。④长期使用的药物。⑤合并用药时。

34、

D

半胱氨酸残基易被氧化或还原,故同型半胱氨酸很易氧化成为同型胱氨酸或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二硫化合物,通常所指的同型半胱氨酸包括这三种类型,以及它们与蛋白质的结合物。

二、A2

1、

A

临床上测定LD及其同工酶常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心、肝和骨骼肌的疾病。AMI时,LD由于分子量较大,在常用心肌酶中升高最迟,通常在梗死8~18h升高,48~h达峰值,可显著升高>5倍;因其半寿期较长,增高持续时间可达5d~10d,此时其他酶已恢复正常,在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上有一定价值。心肌梗死和心肌炎时以LD1和LD2升高为主,且绝大多数的AMI患者血中LD同工酶都出现LD1/LD2>1,即所谓“反转比率”(flippedLDratio)现象,且持续的时间长。

2、

E

由于分子较大,AMI等心肌损伤发生后,8~12h血中LD及LD1出现升高,3d左右达峰值,8~12d缓慢恢复正常。

3、

C

肌钙蛋白I(CTnI):是目前公认的特异性最高且持续时间最长的诊断心梗的可靠指标。心肌肌钙蛋白一般在心肌损伤后4-8小时在外周血中逐渐增高,最高值在12-24小时出现。在心肌损伤后7-10天外周血中仍可探测到增高的心肌肌钙蛋白。急性心梗病人的血中cTnI浓度可高达-ng/ml.主要用于对心肌损伤,特别是微小损伤的诊断,还可用于心脏手术时心肌缺血的可靠指标,可用于评价心肌的保护性措施。

三、A3/A4

1、

C

血药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有治疗作用,高于该范围会发生毒性作用。

C

一般怀疑药物中毒情况时,要在用药后峰值时取样。

2、

A

AMI病人发病早期没有典型临床症状,但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应尽早用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检测诊断AMI。

C

Mb分子量小,在AMI发病后1-3小时血中浓度迅速上升,可以作为AMI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四、B

1、

D

通常在AMI后6小时LD1开始出现升高,总LD活性升高略为滞后。由于AMI时LD1较LD2释放多,因此LD1/LD2>1.0,LD1/LD2比值的峰时约在发病后24~36小时,然后开始下降,发病后4~7天恢复正常。AMI发作后如未进行溶栓治疗,CK-MB通常在3~8小时出现升高,达峰时在发病后9~30小时,于48~72小时恢复至正常水平。由于Mb的分子量小,可以很快从破损的细胞中释放出来,在AMI发病后1~3小时血中浓度迅速上升,6~7小时达峰值。cTn是早期诊断AMI最好的标志物,AMI病人于发病后3~6小时升高,峰时于发病后10~48小时左右出现。

C

cTn被认为是目前用于ACS诊断最特异的生化标志物,它们出现早,最早可在症状发作后2h出现;具有较宽的诊断窗:cTnT(5~14天),cTnⅠ(4~10天)。

B

由于Mb的分子量小,可以很快从破损的细胞中释放出来,在AMI发病后1~3小时血中浓度迅速上升,6~7小时达峰值,12小时内几乎所有AMI患者Mb都有升高,升高幅度大于各心肌酶,因此,Mb可以作为AMI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B

由于Mb半寿期短(15min),胸痛发作后1~3小时不升高,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是筛查AMI很好的指标。

2、

C

LD是由两种不同的亚基(M、H)构成的四聚体,形成5种同工酶,即LD1(H4)、LD2(H3M)、LD3(H2M2)、LD4(H3M)、LD5(M4)。

A

CK是由M和B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形成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和CK-BB(主要存在于脑组织中)三种同工酶,此外在线粒体中还存在一种同工酶(CK-MiMi)。

3、

C

当发生AMI时,CK活性在3~8小时升高,血中半寿期约为15小时,峰值在10~36小时之间,3~4天后恢复至正常水平。

D

由于分子较大,AMI等心肌损伤发生后,8~12h血中LD及LD1出现升高,3d左右达峰值,8~12d缓慢恢复正常。

B

AMI发作后如未进行溶栓治疗,Mb1~3h血中浓度迅速上升,通常在6~7小时达峰值,12h内几乎所有AMI患者Mb都有升高。

4、

A

正常时LD同工酶的比例应为:LD2>LD1>LD3>LD4>LD5(小儿有时可出现LD1>LD2);其中,LD1/LD2<0.7,AMI的cutofflimit为LD1/LD2>1.0。

D

正常时LD同工酶的比例应为:LD2>LD1>LD3>LD4>LD5(小儿有时可出现LD1>LD2);其中,LD1/LD2<0.7,AMI的cutofflimit为LD1/LD2>1.0。

5、

E

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H)刺激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释放,ACTH刺激肾上腺皮质合成,释放皮质醇。

B

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时,会产生大量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等物质。

B

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时,会产生大量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等物质。

蜗牛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前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zz/103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