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心肌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 心肌囊肿症状 >> 血常规可以查出癌症吗医生道出真相,望
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随着检验现代化自动化的发展,现在的血常规检查,是由机器检测完成的,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等。
通常可分为三大系统,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血常规中的许多项具体指标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标,对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应,其中又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具有诊断参考价值。
01“血常规”可以查出癌症吗?医生道出真相,望知晓
一般血常规不能直接发现癌症,除非是很明显血液系统癌症,比如白血病等,如果白血病细胞非常多,可能在外周血肿能看见,但通常不能明确分型,此外,还有一部分患者,因为恶性肿瘤可以导致贫血,或血小板减少等情况。
临床上进行血常规的检查,主要是检查患者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这三大类细胞的变化,其中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反映的是机体的抗感染能力,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反映的是机体是否存在贫血现象。
血小板是和血栓的形成及出血相关的指标,所以不能根据血常规的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得癌症,癌症患者进行的采血筛查,主要是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临床上,常用的有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糖类抗原、糖类抗原、糖类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甲胎蛋白等。
02血液检测完,剩下的会用来干什么?
可能有的人会怀疑,剩下的血液是不是拿来卖掉了,其实我国目前的血液库,主要来源于无偿献血,抽调的血液在检测后已经所剩无几,因为体检之所以一次性抽好几管血,是因为进行不同的血液化验项目,需要不同的机器来做检验。
血液中检测项目不同,添加的化学试剂也不同,不同颜色的试管也是为了方便区分不同的检测项目,人体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7%~8%,一个正常成年人有四五千毫升血液,一次抽取几十毫升不会导致贫血,对身体也是没有任何危害的。
当化验结果出来之后,残存的血液作为医学废物,会送到专门的地方,进行无害化处理,不能随便作为普通垃圾处理,否则如果内有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的细菌和病毒,就会有四处污染的风险。
所以有些化验,只能在级别较高的检验中心,或医院才能做,就是为了防止生化污染,比如目前新冠病毒检测,就需要有相应的检验资质,否则会造成病毒外泄。
03延伸--血生化与血常规检测的区别?
血生化与血常规检测的区别,在于检测的项目和内容不同,血常规检测主要检测患者的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数及血小板数,生化检测主要检测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心肌酶,离子,微量元素等。
肝功常用的检测指标,由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当出现肝损伤时,最早出现升高的为谷丙转氨酶,患有严重肝病时,总蛋白及白蛋白会下降,通过检测患者的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浓度,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及贫血的严重程度。
学生画的内容有多项常见项目,包括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血脂检查,电解质检查,心肌酶检查等多个项目,通过肝功能检查,如果发现转氨酶浓度异常增高,往往代表肝细胞受到明显的损害。
如果肾功能检查发现尿素氮和肌酐浓度增高,说明肾脏的功能发生了明显的障碍,血常规就是通过血细胞分析仪,对外周血肿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形态,和比例进行检查的一种办法,主要反映血液中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血生化与血常规有着明显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