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还以为是红眼病,没想到竟然和我换了降压药有关。”64岁的老姜患有高血压已经有十余年,两年前,他去朋友家聚会,因为忘记了携带降压药物,于是在朋友家口服了氨氯地平,服用之后,他觉得比起硝苯地平来说,这种药物好像更有效果一些,于是回去路上,他便去药店开了氨氯地平进行服用,一直服用到今。前段时间,他的左眼结膜有些红肿的情况,当时他以为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红眼病,于是在家自行滴用了眼药水,处理了几天后,出血的症状消失了,但是停用了眼药水两天之后,他的左眼出血症状又再次出现了,当医生告诉他这与他随意换用降压药有关时,他提出了质疑:“同样都是用于降压的药物,为什么我用硝苯地平没事,换成氨氯地平就结膜出血了?”用硝苯地平没事,换成氨氯地平就结膜出血了?硝苯地平相对氨氯地平是短效药,在服药后药物达峰为1到2小时,而药物半衰期为2.5到3小时,起效快消失也快,所以对于常释剂型的硝苯地平如硝苯地平片,每天应当服用3次。但如果是硝苯地平缓控释制剂,由于特殊工艺处理可使药物缓慢释放,药物达峰时间为6到12小时,每天服用1次即可。氨氯地平在服用后药物达峰时间为6到12小时,药物半衰期为35到50小时,所以普遍片剂的氨氯地平只需每天服用一次即可达到平稳控制血压的效果。而上文的老姜,原本用的一天服用3次的硝苯地平片,再更换了氨氯地平后依旧按照原来的服用方法,于是出现了药物的不良反应。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都是常见的地平类降压药,但是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同为“地平类”降压片,两者之间有何区别?上一段提到了两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作用时间和持续时间,除此之外,这两者药物还有这些地方也是不同的。·适应症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除了治疗高血压外,还有其他的适应症。氨氯地平可以扩张外周动脉,能够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以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所以氨氯地平可以用于变异性心绞痛和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而硝苯地平可扩张冠状动脉尤其是大血管,增加血管血流量和供氧量,防止血管痉挛并扩张周围小动脉,小剂量使用时不影响心跳,所以硝苯地平可用于劳累性心绞痛也就是冠心病。·人群应用范围对于妊娠期妇女,由于氨氯地平缺乏对妊娠期妇女的研究,所以一般情况下,对于妊娠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妊娠的患者,不会选择氨氯地平,而是选择硝苯地平。对于老年患者,硝苯地平片容易引起低血压,增加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风险,一般不会选择此药,可选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或氨氯地平。·相互作用不同两种药物对食物和药物的相互作用是不同的,以葡萄柚汁举例,硝苯地平和葡萄柚汁一起服用,会使血药浓度升高并延长作用时间,经常用葡萄柚汁的患者,在最后一次服用后效果可以持续至少3天,但葡萄柚汁和氨氯地平一起服用则不会。有些患者需要同时服用地高辛,硝苯地平和地高辛一起使用,会降低地高辛清除率,增加地高辛血药浓度,可能会发生药物过量,而地高辛和氨氯地平合用则不会。那么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应该怎样选择?氨氯地平VS硝苯地平,高血压患者怎么选?硝苯地平起效快,持续时间短,对于服药依从性不好的老年患者而言不太适合,容易引起血压波动,而硝苯地平缓释片依旧存在有效成分释放速度快的问题。氨氯地平作用比较缓和,每天只需服用一次,患者依从性高,偶尔漏服一次问题不大,对于容易漏服药物的普通高血压老年患者更为适合。硝苯地平长期服用可升高血尿酸,而氨氯地平不会,而且氨氯地平可用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及变异型心绞痛治疗,因此高血压伴有痛风或心绞痛的患者,首选是氨氯地平。如果是有冠心病的患者,或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首选为硝苯地平缓释片。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两种药物对个人的降压效果和身体耐受性等方面有区别,还可能会发生心悸、头痛、脚踝水肿等不良反应,具体用药应根据个人对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选择。服用这两类降压药,出现副作用怎么办?心跳过速。在降压药物降压过程中,身体会出现条件反射,为了弥补血压的亏空而提高心率,可能会引起心跳过速。如果出现心率的副作用,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下肢水肿。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在使血管扩张的过程中,会使得末端血管留存了更多的血液,由此可能会导致下肢水肿,可使用利尿剂缓解,或联合普利类或沙坦类药物,缓解下肢水肿同时可改善肾脏功能。使用降压药物,要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平时注意监测自己的血压情况,不要随意换药,随意服用或私自停药,这样才能将血压平稳的控制住。参考资料:[1]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这俩钙离子拮抗剂的区别在哪里?.合理用药百科.-08-19[2]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的区别和选择.中国社区医师杂志.-04-30[3]降压药硝苯地平长期吃,3个副作用找上门!.医学之声.-05-01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yy/150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