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姜,中药名。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须根和残留的鳞片,洗净,切段,晒干。

时珍曰∶陶隐居言此姜始出高良郡,故得此名。按高良,即今高州也。汉为高凉县,吴改为郡。其山高而稍凉,因以为名,则高良当作高凉也。

高良姜在我国古代的诸多药典如《本草纲目》及《中国药典》均有记载。而在《图经本草》中则对高良姜有更详细的记载:“春生茎叶如姜苗而大,高一、二尺许,花红紫色如山姜”。

植物形态

高良姜,多年生草本,高30-cm。根茎圆柱状形,横生,棕红色,直径1-1.5cm,具节,节上有环形膜质鳞片,节上生根。茎丛生,直立。

种子具假种皮,有钝棱角,棕色。花期4-9月,果期8-11月。

地理分布

生长在路边、山坡的草地或灌木丛中。

主产于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分布于广东的海南及雷州半岛、广西、云南、台湾等地。广东、云南并有栽培。

药用价值

《本草汇言》:高良姜,祛寒湿、温脾胃之药也。若老人脾肾虚寒,泄泻自利,妇人心胃暴痛,因气怒、因寒痰者,此药辛热纯阳,除一切沉寒痼冷,功与桂、附同等。

《本草新编》:良姜,止心中之痛,然亦必与苍术同用为妙,否则有愈有不愈,以良姜不能去湿故耳。

《本经逢原》:良姜。寒疝小腹掣痛,须同茴香用之:产后下焦虚寒,瘀血不行,小腹结痛者加用之。

《本草正义》:良姜大辛大温,洁古谓辛热纯阳,故专主中宫真寒重症。

《药性论》:治腹内久冷,胃气逆、呕吐。治风,破气,腹冷气痛;去风冷痹弱,疗下气冷逆冲心,腹痛、吐泻。

01

高良姜的功效和作用

一.调节肠功能

其水煎剂有兴奋肠管的作用,能对抗阿托品、肾上腺素引起的肠活动,其作用为通过组胺样和抗肾上腺素样作用而兴奋肠管。高良姜又含抑制组胺所致肠收缩的物质,能使兔肠张力和收缩幅度明显抑制,表现有类似阿托品样的作用。

二。对心肌保护

其水提物对应激状态下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高良姜能明显降低血清和肝内甘油三酯的含量。

三。镇痛

其水提物小鼠灌服能抑制扭体反应,延长对热痛刺激的反应。其抗炎镇痛作用可能与抑制前列腺合成的释放有关。

四。抗菌、抗真菌

其水煎剂对lo种革兰阳性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三种胡椒酚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真菌作用。

02

高良姜粥

做法:高良姜2两(切,以水2升.煎取1升半汁),青粱米4合(研淘)。

食用:上以姜汁煮粥,空心食之,日1服。

功效:主治老人冷气,心痛郁结,两胁胀满。

来源:《养老奉亲》

高良姜香附茶

用料:高良姜克,香附克,红糖适量。

制法:把高良姜、香附洗净,烘干后研成末。每10克为1包,加入适量红糖,装入滤纸包中。每次取1包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后饮用。

功效:温胃止痛。适用于慢性胃炎气滞胃痛患者。

高良姜香附鸡肉汤

用料:材料:鸡肉克,高良姜15克,香附?12克,红枣4枚。

做法:鸡肉切去肥脂,放入开水中焯过,吊干水。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行气疏肝、祛寒止痛,治溃疡病、肝气犯胃、寒邪犯胃、胃脘胀痛、时作时止、时有嗳气、呕吐。脾胃虚弱者。

用药禁忌

1、胃热者忌服。《云南中药志》2、阴虚有热者忌服。3、胃火作呕,伤暑霍乱,火热注泻,心虚痛,法咸忌之。《本草经疏》

END我们踏足中国的每个山间角落只为寻求健康,美味,原生态的食材挑战您舌尖上的记忆山川,河流,草原每一步足实都是对健康的负责所以我就知道你会选我!!!

本文由“食彩行天下”原创出品

转载转发请标明出处

本文编辑:王权

更多有益内容

尽在食彩行天下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治疗医院
白癜风的饮食医疗问题和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jc/62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