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心肌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 心肌囊肿预防 >> 周末悦读邢克垒所患的ldquo垂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成功使我投入到了对神经外科的研究当中。
这种研究具体表现在我为女主好友和男主的身体操碎了心。看到他们生病,我赶紧召集身边学习神经外科的朋友进行“会诊”。于是我们展开了以下对话:
小科:你看了吗?男主得了垂体腺瘤,这会不会对他的身体产生什么影响?
小翻:我看了,虽然电视剧里演的是他做完手术就差不多可以痊愈了,但现实中还是会有些影响的。
小科:什么!?怎么可能,他可是做了经蝶手术,这个和开颅可是不同的。
小翻:看啦!经蝶入路适用于所有垂体肿瘤,包括微腺瘤和大腺瘤,所以做这个手术不代表没有问题。一般这种疾病会产生颈动脉损伤后卒中、失明、眼肌麻痹、脑脊液鼻漏、脑膜炎、颅内出血、全垂体功能减退和鼻窦感染等一些列问题,你不要太当真啦!
小科:啊~(哭晕)
悲伤之后,我打起精神,正好看到身边有一本《神经外科手术技巧》(此处不是广告,真的很随机),打开书又刚好发现有介绍垂体腺瘤与经蝶入路的章节,仰天大笑,男主有救了!
……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学术分界线(悲伤那么大~)
关于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是真正的肿瘤,来源于人体的单个祖细胞突变,可分为功能性垂体腺瘤或非功能性垂体腺瘤(沉寂性腺瘤)两种,主要起源于垂体前叶。
?功能性垂体腺瘤过量分泌激素,能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因此,此类肿瘤可在出现占位效应之前、体积较小时被早期发现。
?垂体腺瘤分泌不同的激素可导致各种功能性综合征,主要有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促甲状腺激素(TSH)、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卵泡激素(FSH)。
?最常见的类型是促性腺激素腺瘤,占所有大腺瘤的40%~50%、无功能性腺瘤的80%。由于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不多、不引起明显的临床综合征,此类垂体腺瘤常难以发现。
临床表现
?功能性垂体腺瘤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取决于过度分泌的激素类型,有些还会出现神经症状。
?泌乳素过多(泌乳素瘤)会引起女性闭经-乳溢综合征、男性阳痿,以及两性的不育和骨质疏松。在青春期前的儿童,常引起占位性症状、长期发育障碍和闭经。
?ACTH分泌过多会导致库欣病,临床表现各种各样、轻重不一。这些症状和体征包括脂肪异常沉积、体重增加、多血质面容、腹部或四肢的萎缩纹、肌肉无力、高血压和骨质疏松症。
?过多的生长激素会导致成人肢端肥大症和儿童巨人症(在骺板闭合之前)。肢端肥大症通常包括骨骼生长过度畸形(手足增大、颌骨前突、额部隆起、足跟增厚)、巨舌症、高血压、软组织肿胀和心肌病。
?在儿童主动分泌激素的腺瘤中,常见青春期延迟或性腺功能减退。
?极少情况下,垂体腺瘤会产生过多的TSH,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临床上非功能性垂体腺瘤早期不易发现,常常到体积很大引起神经系统症状时才被诊断。
?最常见的症状是视野缺损,由肿瘤压迫和拉伸视交叉所致。早期影响外上象限(双侧外上象限盲);随着压迫进展,累及双侧视野外侧半(双颞侧偏盲);最后,中央视野和视力受累。
?少见情况下,也可影响单侧或双侧动眼神经,导致复视、眼球运动障碍和眼睑下垂。
?还可产生垂体柄效应(轻度催乳素血症)和其他垂体功能减退症状,如性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垂体卒中由于肿瘤出血或坏死引起,导致腺瘤急性扩张。引起头痛、眼肌麻痹、视力下降、精神状态改变和肾上腺功能减退(或全垂体功能减退)。这是一种内科或外科急症。
诊断和成像
?诊断包括内分泌评估,以确定临床类型。
?催乳素水平轻微升高可能提示垂体柄受压而不是主动分泌,而浓度>ng/mL提示泌乳素分泌性病变。中度催乳素升高时,如果患者服用多巴胺拮抗剂或雌激素类药物、有肾脏或肝脏衰竭、或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通过连续稀释法进行催乳素试验。免疫检测中,由于巨大泌乳素腺瘤大量分泌催乳素,催乳素与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所以也需要进行催乳素试验,以避免所谓的钩状效应。
?皮质醇水平在早晨取样检测。如果怀疑为库欣病,必须进行24小时尿内游离皮质醇测量;如果假性库欣病仍无法明确排除,应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通常磁共振成像(MRI)对诊断没有帮助。
?对于分泌生长激素的病变,单纯检测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生长激素血清水平是不够的,必须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影像学检查可显示病变的解剖结构及其与周围神经血管结构的关系。
?标准影像学检查是高分辨率增强MRI,可发现高达70%的微腺瘤,最小可辨认3mm的病变。MRI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包括腺瘤的大小和形状,肿瘤与周围神经血管结构的关系,以及蝶窦中隔的位置等。通常术者可通过T2加权像预测腺瘤的质地:信号越高,肿瘤越柔软。高信号的病变通常不侵犯蝶鞍壁,很容易切除。有时可见液平,特别是垂体卒中时。对于特别小的腺瘤,有时需要动态增强MRI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显示病变周围的骨壁以及蝶窦壁与蝶窦中隔。蝶鞍的形状有助于鉴别垂体腺瘤:垂体腺瘤起自鞍内,可侵蚀蝶鞍前、后缘,通过这一特点可与其他鞍区肿瘤鉴别。
治疗方案和备选方法
?非功能性垂体腺瘤:偶然发现的非功能性垂体腺瘤可观察随访。有研究表明,4年随访期间有40%的腺瘤增大,20%的病例出现症状。5年随访中,垂体卒中的发生率可达9.5%。
?有症状的非功能性垂体腺瘤:需要手术进行视交叉减压。对于不全切除的患者,如侵入海绵窦壁的肿瘤、快速复发的肿瘤或侵入蝶窦壁的肿瘤,可行辅助放疗(普通放疗或放射外科)。许多研究表明,放疗可使次全切除的肿瘤复发率从50%降至10%。高达95%的非分泌性肿瘤可被控制,而分泌性腺瘤对放疗的反应各不相同。
?泌乳素瘤:唯一药物治疗有效(高达90%的病例),并且作为初始治疗的垂体腺瘤。已广泛应用的药物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培高利特和卡麦角林;病变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各不相同。
?肢端肥大症:在这些病例中,经蝶手术是目前控制激素过度分泌的最好方法。此类肿瘤通常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多巴胺激动剂仅对少数患者有效。手术和多巴胺激动剂治疗失败的患者可给予奥曲肽和放疗。
?库欣病:目前最好的治疗是经蝶手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有效的抑制药物。尽管使用了酮康唑、甲吡丙酮和赛庚啶,但没有证据表明反应良好。放疗可使皮质醇水平恢复正常,通常用于复发或无法手术的肿瘤。
?TSH腺瘤:需要手术切除和辅助放疗,因为它们具有进展性和侵袭性。需要奥曲肽、β-受体阻滞剂和抗甲状腺药物联合治疗。
所选手术的目的和优点
?解除对相邻神经结构的压迫,恢复正常神经功能。
?控制激素过多分泌,恢复正常垂体功能。
?需要时,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可转换为显微镜下经蝶入路(即既往经蝶手术和解剖异常,包括鞍前型蝶窦和扁平鞍底,或不典型鼻部解剖,包括息肉、肢端肥大症伴库欣病)。
适应证
?垂体卒中,视野突然缩小、急性视力丧失、急性眼肌麻痹和急性脑积水时,需要快速减压。
?经蝶手术可改善大腺瘤压迫导致的视野缺损。
?经蝶手术也可通过切除分泌性腺瘤来减少激素分泌,从而减轻与激素分泌过多有关的症状。
?目前经颅手术仅限于经蝶手术切除失败或不能经蝶显露的肿瘤。
?另一个目标是获得病理诊断,特别是影像学检查不能确诊的病变。
?经蝶入路(常规或扩大)可成功地用于位于中线部位或同时伴有海绵窦侵袭的病变,而无须考虑其鞍膈上或下起源、质地、形状(沙漏),以及蝶窦和视交叉的类型。优点是可以直视肿瘤和蛛网膜的界面,以及视交叉和垂体/下丘脑的小供血动脉,从而有助于保护这些结构。
?可通过此入路治疗的病变包括鞍内和鞍上的颅咽管瘤、大或巨大垂体腺瘤、Rathke囊肿、嗅神经母细胞瘤,以及部分嗅沟、蝶骨平台和鞍结节脑膜瘤(术者认为有可能完全切除者,即未包裹大脑前动脉的嗅沟脑膜瘤、无明显鞍旁延伸且未包裹颈内动脉的鞍结节/蝶骨平台脑膜瘤,病变没有突破软膜-蛛网膜平面)。
禁忌证
?大多数禁忌证与可能带来严重麻醉风险的患者身体状况有关,而大部分此类并发症和身体状况可通过围术期药物稳定。在手术前,垂体功能减退通常对激素替代疗法非常敏感。患者的身体条件调整到可以安全麻醉以后,手术才能进行。
?在经蝶手术前,如果有活动性鼻窦感染,需要几天的抗生素治疗,无须转换到经颅入路。
?有些解剖结构异常,也限制经蝶入路,例如双侧颈动脉在鞍区相互接触、距中线小于4mm(对吻型颈动脉)和鞍前型蝶窦。
?如果肿瘤周围有水肿,最好采用经颅手术,因为水肿提示病变突破蛛网膜界面,向脑组织浸润。
?颈动脉受累,如侵袭性垂体腺瘤,不再认为是经蝶入路的限制。
术前计划和特殊设备
?与麻醉医生一起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某些特殊情况,需请心脏科医生和内科医生会诊。术前必须检测激素水平,包括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所有垂体大腺瘤还需进行全面的眼科学评估。
?手术前夜和当日早晨给予氢化可的松。
?手术前一小时内给予抗生素,持续24小时。使用广谱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菌素或针对革兰阳性或革兰阴性细菌的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头孢吡肟和甲硝唑)。
?术前获得增强MRI和术中导航影像。与术中导航的图像对比。
?其他设备和器械包括神经导航、术中多普勒、长垂体器械(刮匙、咬骨钳、长刀柄、长双极)、Hardy扩张器、高速钻、头架系统(Sugita,Mayfield),以及需要脂肪移植时使用的小型手术器械。
?如果有脑脊液漏,做好腰椎引流的准备。
专家建议/点评
?术者应精通颅底入路,或通过耳鼻喉科的帮助完成入路和显露。
?良好的解剖定位和对关键解剖标志的理解对避免并发症很重要。特别是以下几点:中线的位置、蝶窦内骨性间隔的定位以及颈内动脉、斜坡、鞍底和蝶骨平台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
?如果蝶窦骨壁不太厚,术中多普勒有助于辨认ICA。大多数情况下,虽然蝶窦骨壁是完整的,但超声探头能够探测到颈动脉湍流。
?在蝶窦内应该准确辨认解剖标志。蝶窦可能有多个隔膜,打开这些间隔之前,对其进行仔细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CT和MRI在这方面非常有用。有时可保留蝶窦黏膜。剔除黏膜会导致出血。即使最终成功止血,但处理这种不必要的出血可能非常耗时。
?最好尽可能广泛地显露术野:可切除中鼻甲(微腺瘤不需要),广泛打开蝶窦(从一侧蝶腭动脉至另一侧蝶腭动脉,显露双侧颈内动脉),打开鞍底(上海绵间窦至下海绵间窦,一侧海绵窦至对侧海绵窦),十字形打开硬膜,电凝硬膜缘和下海绵间窦。
手术的关键步骤
体位和准备
患者取仰卧位,头部略倾斜(约20°),稍后仰(约20°)。神经导航系统进行注册,验证解剖标志。或将C形臂置于合适的角度,这样就可以得到准确的蝶鞍侧位透视图像。
最好在经蝶手术开始前先取脂肪,以免污染。在右上腹做一个约3cm的皮肤切口并切除一大块腹部脂肪。然后用3-0Vicryl线缝合Scarpa筋膜(腹壁浅筋膜深层)、间断缝合皮下。使用黏性辅料对合皮肤。
修剪鼻发。使用浸泡过聚维酮碘溶液(用无菌水1∶1稀释)的无菌棉球,消毒鼻腔。用0.5%利多卡因和1∶20万的肾上腺素,在鼻中隔、鼻腔底和双侧尖牙窝进行黏膜下浸润麻醉。将1∶(1∶20稀释)肾上腺素溶液浸泡过的长棉球,用镊子沿鼻孔插入,与鼻黏膜接触5分钟。用1英寸长的纱布条填塞口腔直至口咽部,以防鼻腔后部的出血向下流。双眼用敷料覆盖,用塑料贴膜将口腔和双眼与术区隔离。然后用聚维酮碘对剩余的三角形空间(鼻部、上唇区以及鼻腔)和右侧腹壁进行彻底消毒。常规铺无菌单。
开颅显露
通常在左侧,沿着鼻中隔软骨的下缘,从前向后,切开黏膜,建立黏膜平面(图57.1)。用Cottle剥离子的钝缘,从前向后,向后上方,从鼻中隔软骨上剥离黏膜。如果需要更多的操作空间,可沿延长黏膜切口至鼻翼基底部的正常皮肤界线;切开鼻孔正下方尖牙窝表面的软组织,骨膜下剥离,显露鼻嵴根部和鼻孔下缘。沿鼻腔底部黏膜下层进一步分离,在鼻中隔根部与之前的黏膜下分离平面沟通。
然后将左侧尖牙窝的软组织切口延长至右侧尖牙窝,以同样的方式分离右侧鼻腔底部的黏膜。显露软骨鼻中隔和骨性鼻中隔交界处,在此处折断软骨鼻中隔并推向对侧鼻腔,接着剥离骨性鼻中隔右侧的鼻黏膜。骨性鼻中隔两侧的鼻黏膜都剥离后,用鼻中隔旋转刀沿骨性鼻中隔下部,向后下方,整块切下骨性鼻中隔,用于后期蝶窦壁重建。随后沿中线鼻嵴和犁骨两侧的黏膜下平面,进一步向后分离,直至蝶骨。置入Hardy鼻牵开器,通过C形臂透视或神经导航,调整鼻牵开器的位置和角度,使其正对蝶窦、朝向垂体窝,然后打开并固定。打开蝶窦壁,用各种不同的咬骨钳和垂体钳扩大蝶窦开口,切除蝶窦间隔。辨认两侧的颈动脉沟。显露鞍底,并通过透视或神经导航确认。鞍底通常较薄,可使用Cottle剥离子或鞍底咬骨钳打开,形成一个矩形窗口。切开鞍底时,要注意保持硬脑膜完整。
肿瘤切除
使用钩刀从骨缘至中心十字形打开鞍底硬脑膜。通常肿瘤可直接显露,用显微钳取标本,送病理检查。随后,用抽吸器和小刮匙轻轻进行瘤内减压。通常,腺瘤呈暗灰色,质地比较柔软易碎,而垂体呈淡黄色,质地较硬较韧。然而,并非完全如此。有时会遇到质地较硬的垂体腺瘤,很难与垂体区分。在肿瘤和鞍膈之间及深部切除时,最好使用较大的刮匙,因为它比与小刮匙对硬膜的压力小,不容易损伤硬膜。应该系统地从周围逐步切除,确保无肿瘤残留。如果硬膜壁完整光滑,应该全切肿瘤。最终,完整光滑的鞍膈,会向下移动,自动填充术腔止血。这些病例通常需要局部填塞脂肪,以防脑脊液漏或空蝶鞍综合征(图57.2)。
关闭
肿瘤切除满意后,局部留置棉片,然后X线透视,可见棉片被塌陷的鞍膈下压至鞍底。通过Valsalva试验,确认鞍膈处是否有脑脊液漏。然后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脑垂体窝。使用双极电凝和浸润凝血酶的可吸收明胶海绵(GelfoamTM,PfizerInc.,NewYork,NY)止血。然后用取自腹部的脂肪填充蝶窦。用留取的鼻中隔骨片塞入蝶窦、卡在周围的骨缘,封闭蝶窦开口,以固定蝶窦内的脂肪。同时使用纤维蛋白胶(TisseelTM,Baxter,Deerfield,IL)黏合密封。大量抗生素溶液再次灌洗术腔,然后取出Hardy牵开器。黏膜切口用4-0的肠线连续缝合。如果有鼻翼处切口,用肠线皮下缝合,然后用5-0尼龙线间断缝合。双侧鼻腔填塞敷料止血。
规避/损伤/风险
?颈动脉损伤是主要的并发症,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应特别注意ICA的位置。良好的解剖定位、术中多普勒的应用以及手术过程中避免盲区操作(如在视野不清的情况下,用显微钳夹取病变),将有助于避免颈动脉损伤。如果怀疑有部分肿瘤黏附于侧方的海绵窦和颈动脉,最好将其残留在原位,以免损伤神经血管结构。
?视神经损伤和眼外肌运动神经损伤比较少见,这种损伤通常发生在用刮匙暴力分离时。
?如果肿瘤的上壁牢固地附着在下丘脑,努力将其拉下来,可能造成下丘脑损伤。
?如果瘤壁严重纤维化、粗糙不平,不要过度用力刮除或骚扰,因为可能会造成神经血管损伤。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也没有必要完全切除肿瘤,推荐术后辅助放疗。
抢救与补救
?术中颈动脉损伤时,应在局部填塞止血材料,将患者迅速转移至导管室,行血管造影和血管内修复治疗。如果条件不具备,则有可能需要从颈部闭塞ICA。
?海绵窦内的少量静脉渗血,通常可局部填塞明胶海绵(GelfoamTM)或可吸收氧化纤维素止血纱布(SurgicelTM,JohnsonJohnsonInc.,NewBrunswick,NJ)止血。
?在经蝶入路鼻腔显露的过程中,如有蝶腭动脉或鼻后动脉分支活动性出血,可用止血夹或双极电凝控制出血。
?如果发生脑脊液漏,放置腰椎引流管,10~15mL/h,持续引流约72小时。床头抬高约30°。提醒患者避免擤鼻涕、用吸管吸吮、打喷嚏或过度用力。术后应密切监测脑脊液鼻漏。
?如果渗漏持续,可能需要在耳鼻喉科辅助下经鼻腔进一步填塞;或选择双额开颅,在鞍区铺置带血管蒂的骨膜瓣。
术后注意事项
?监测患者的每小时出入量,保持出入量平衡,体液入量不小于出量的80%。第1周应每天监测电解质和尿比重,除非24小时尿量小于mL。尿崩症(DI,尿量mL/2h,尿比重1.)可能是暂时的或长期的,需要去氨加压素(DDAVP)治疗,根据尿量和血电解质调整用药剂量。
?术后的MRI检查可在48小时内和(或)3个月进行,作为随访的基线。
?术后48小时内进行激素水平评估。如果患者出现低皮质醇血症,可用醋酸氢化可的松替代治疗(表57.1)。
并发症
?并发症包括颈动脉损伤后卒中、失明、眼肌麻痹、脑脊液鼻漏、脑膜炎、颅内出血、全垂体功能减退和鼻窦感染。
结果和预后
?视交叉受压的患者,术后视力可明显改善。经蝶手术的患者,视觉功能明确改善率高达90%。
?眼外肌运动神经受压的患者,术后眼外肌运动功能的改善比较缓慢。
?据报道,鞍区和鞍旁病变患者,术后新发的内分泌功能缺陷高达40%;然而,90%的微腺瘤或大腺瘤,术后垂体功能正常。
?据报道,短暂性尿崩症的发生率为30%,大部分患者第一周内恢复。
?25%的泌乳素瘤和20%的生长激素腺瘤,可获得内分泌学治愈。
?术后辅助放疗已被证明可有效地长期控制肿瘤。
?垂体腺瘤术后10年的影像学复发率约为15%,仅有6%的患者需要进一步干预。影像学全切患者的复发率仅为3%,而术后MRI可见肿瘤残留的患者有1/3会复发。
?对于DA激动剂治疗无效的泌乳素瘤术后的缓解率:微腺瘤为85%,大腺瘤为50%。
?库欣病的手术治疗有效率为70%~98%。5年随访的有效率有降低,有些报道可低至50%。所以对这些患者密切随访是必要的。
?生长激素腺瘤术后生化缓解率:微腺瘤为85%,大腺瘤为50%。据报道,其复发率为8%,48%的复发患者再次干预后,可获得成功治疗。
以上内容节选自图书《神经外科手术技巧:颅脑手术》
点击直达购买链接
关于神经胶质瘤,除了涉及到胶质瘤的切除术之外,还会涉及到胶质母细胞瘤、慕上胶质瘤、少突胶质细胞瘤等一系列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更多关于神经外科手术的入路手术方法以及病理手术方法,可购买图书《神经外科手术技巧》。
科翻图书出版
打造精品图书
购买须知
关于发货:1~2个工作日发书;周六日公休假期不发货。您所订购图书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直接发送,默认中通快递。
关于发票:需要发票的老师请在留言处注明
——单位:单位名称+单位纳税人识别号(必须提供纳税人识别号)
——个人:仅需注明姓名;不开发票的无需注明。
关于包邮:新疆、西藏加收20元。其他地区包邮(多选多优惠)。
售后-
或可在“科翻图书出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by/13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