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心肌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 心肌囊肿预防 >> 缺氧复氧对H9C2心肌细胞凋亡自噬和
张登文1龙瑞春1刘莹珠1何毅2孙怡1夏正远3王晟1,2
1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麻醉科,广州;2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麻醉科,广州;3香港大学麻醉系,香港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41(03):-.
DOI:10./cma.j.issn.-..03.
基金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A,A);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YFC)
ORIGINALARTICLES
本研究拟通过对H9C2心肌细胞实施缺氧复氧(HR)性损伤,观察凋亡、自噬、焦亡3种细胞死亡方式的变化,探讨三者在H9C2心肌细胞HR性损伤中的作用。
1材料和方法
1.1 细胞及试剂
H9C2心肌细胞由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麻醉实验室赠送。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相关蛋白(Bax)、Bcl?2、β?actin、轻链蛋白3(LC3)Ⅱ/Ⅰ、p62、Beclin?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mTOR(p?mTOR)抗体。IL?1β、IL?18、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抗体。半胱氨酸蛋白酶?1p20(caspase?1p20)抗体。
1.2 细胞培养与分组
于37℃、5%CO2细胞培养箱中,采用含有10%的胎牛血清、1%的双抗(青霉素?链霉素)改良Eagle培养基(DMEM)培养基培养H9C2心肌细胞。
1.3 细胞HR模型
去除H9C2心肌细胞中的培养基,杜氏磷酸缓冲液(DPBS)清洗后换用不含胎牛血清的无糖DMEM培养基,放入缺氧培养箱(37℃、5%CO2、95%N2)中培养8h,复氧时换用正常培养基培养12h。
1.4 细胞活力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检测
将H9C2心肌细胞以5×个/ml的密度接种于96孔培养板,μl/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孔):正常对照组(Ctrl组)和HR组(按1.3制备HR模型)。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后4h,吸出细胞培养液,用无菌PBS清洗3次;每孔内加入μlDMEM和10μl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试剂,以避免加样时产生气泡影响读数;将培养板继续在37℃、5%CO2孵箱中孵育2h;酶标仪nm波长测定样品吸光度值。认定Ctrl组细胞活力为%,HR组的吸光度值为Ctrl组的相对值。LDH含量的检测按LDH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操作进行。
1.5 Westernblot检测
将H9C2心肌细胞调至合适密度(2×个/ml)接种于6孔培养板,2ml/孔,每组9孔。分组及处理方式同上。去除细胞培养液,DPBS漂洗3次,加入含有蛋白酶抑制剂的蛋白裂解液,?80°C反复冻融后,收集裂解液g、4℃离心20min,取上清液用BCA法测定蛋白样品浓度。将50μg的蛋白用5%的浓缩胶及10%或7%的分离胶进行电泳后转移至PVDF膜上,5%的脱脂奶粉室温下封闭1h,一抗(1∶0)4℃孵育过夜,洗膜后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1∶)室温孵育1h。漂洗后加入化学发光试剂,用胶片曝光显影后,扫描分析。
1.6 免疫荧光检测及TUNEL染色
将H9C2心肌细胞以1×个/ml的密度接种于预先放置有无菌盖玻片的12孔培养板中,1ml/孔,每组6孔。分组及处理方式同上。处理各组细胞后,除去细胞培养液,DPBS漂洗3次,4%多聚甲醛固定15min。PBS漂洗5min×3次,山羊血清封闭15min后加入兔抗大鼠LC3(1∶),4°C过夜。PBS漂洗5min×3次,加入AlexaFluor?Plus标记的驴抗兔二抗(1∶)孵育1h,PBS漂洗5min×3次,用含有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核染料的封片剂进行封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TUNEL染色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7 统计学分析
采用GraphPadPrism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HR后H9C2心肌细胞损伤情况
与Ctrl组比较,HR组LDH释放增加(P0.05,图1?),H9C2心肌细胞的活力下降(P0.05,图1?),细胞损伤增加,说明细胞HR模型成功。
2.2 HR对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与Ctrl组比较,HR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活化的caspase?3表达增加(P0.05,图2?),Bcl?2/Bax降低(P0.05,图2?)。TUNEL染色也发现HR组细胞凋亡增加(P0.05,图3)。
2.3 HR对H9C2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
与Ctrl组比较,HR组H9C2心肌细胞自噬的相关蛋白LC3Ⅱ/Ⅰ(P0.05,图4?)和Beclin?1(P0.05,图4?)降低,p62(P0.05,图4?)、p?mTOR(P0.05,图4?)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R组H9C2心肌细胞中LC3Ⅱ荧光染色增加(图5)。结果提示缺氧8h复氧12h后H9C2心肌细胞自噬小体增加,但其清除功能受损,即自噬功能受损。
2.4 HR对H9C2心肌细胞焦亡的影响
复氧12h后细胞焦亡相关蛋白NLRP3、ASC、活化的caspase?1p20表达上调(P0.05,图6?、?、?),炎症因子IL?1β、IL?18表达增加(P0.05,图6?、?)。
3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H9C2心肌细胞进行HR模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在离体细胞水平探讨3种细胞死亡方式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HR后,H9C2心肌细胞活力下降、LDH释放增加,缺氧8h复氧12h后心肌细胞损伤增加,这说明HR模型成功。
本研究结果发现,HR后H9C2心肌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活化的caspase?3表达增加,Bcl?2/Bax降低,TUNEL染色也发现HR组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凋亡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并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发现,HR后H9C2心肌细胞中NLRP3、ASC、活化的caspase?1表达增加,炎症因子IL?1β、IL?18表达增加,TUNEL染色阳性细胞增加,说明HR后H9C2心肌细胞焦亡增加。HR损伤可使H9C2心肌细胞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OS),ROS可进一步激活NLRP3炎性小体,进而导致细胞焦亡。
本研究结果显示,缺氧8h复氧12h后心肌细胞p?mTOR、p62、Beclin?1蛋白均表达增加,但LC3Ⅱ/Ⅰ降低,LC3免疫荧光染色显示HR后细胞内的自噬小体增加,表明HR后自噬小体清除受损,即自噬功能被抑制。自噬被抑制导致ROS等无法被清除,而ROS可诱导细胞凋亡和活化NLRP3及其介导的细胞焦亡,这可能是本研究中观察到H9C2心肌细胞在HR性损伤过程中NLRP3炎性小体活化、细胞焦亡及凋亡增加的原因。
也有研究认为抑制细胞自噬可以对心肌产生保护作用。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在缺血期间激活自噬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在再灌注期间,自噬过度激活可加重再灌注损伤。这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本研究中HR的时间不同,大部分研究中的HR模型为缺氧4~6h复氧4~6h,而本研究中采用的时缺氧8h,复氧12h。这也提示在HR过程中细胞自噬可能存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其具体变化趋势还待进一步的研究。
如果您对本文感兴趣,可登录我刊投稿系统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by/12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