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中国的古语反映了战前准备的真实写照。这里「粮草」本质上指的就是能量的补充。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孤立系统的熵永不自动减少,熵在可逆过程中不变,在不可逆过程中增加。孤立的系统永远都是呈一种耗散的状态,耗散的结局是什么?是能量的逐渐的减少。

地球上的各种生命体,从婆娑嫩枝成长为参天大树,从咿呀学语的孩童成长为魁梧壮汉,依赖的也是能量。

能量从何而来?除了太阳能和化学能,还有热能、核能、电能、潮汐能等等。对于人体细胞,生命活动的维持依赖于化学能,系由线粒体产生。

尤其对于心肌细胞,心脏本身是一个高耗能、高耗氧、无储备的器官。心脏每天消耗约43kgATP,但能量储备中仅有20mmol的高能磷酸键(包括ATP和磷酸肌酸中的高能磷酸键)。

如果把细胞内的细胞器比作「兵马」,能量就是「粮草」。当缺血缺氧时,细胞所能获取的「粮草」就会减少。

能量缺乏到一定程度,细胞器就会出现功能障碍,如能及时纠正,则处于代偿状态的细胞可逐渐恢复,如缺血再灌注后冬眠心肌或顿抑心肌可逐渐恢复至正常。如能量障碍迟迟无法得以纠正,则细胞的损伤甚至死亡会相继发生。

从线粒体的角度

线粒体的主要功能

1

线粒体的主要功能就是能量代谢,经过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系统生成ATP,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源。

2

其另一重要功能是参与细胞氧化应激,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

在病理情况下,缺氧缺血可损伤线粒体,导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使细胞具有能量依赖性的生理活动过程受到影响,引起细胞形态和功能改变,造成缺氧缺血性细胞损伤;另一方面,缺氧缺血可使线粒体氧化应激过度,自由基生成增多,内源性抗氧化物质减少,引起细胞损伤。

研究表明[1、2]

线粒体在细胞凋亡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在缺氧缺血情况下,线粒体内膜通透性转变,释放蛋白因子,启动Caspase级联反应,调控凋亡的发生。

从能量的角度

当细胞发生缺氧缺血损伤时,通过血液供给的葡萄糖和氧不足,ATP生成减少。缺氧缺血早期,细胞继续利用ATP,H+和ADP生成增加,细胞内储备的肌酸磷酸(PCr)被持续分解,以维持ATP浓度相对稳定,但PCr储备可很快被耗竭,此后细胞内糖酵解增加,乳酸水平升高,细胞内pH值下降。

由于葡萄糖供应不足,最终导致细胞ATP含量减少,细胞的生理活动受到影响,Na+/K+ATP酶活性下降,细胞失去极化状态,同时伴有细胞内Na+、Ca2+浓度升高,细胞内K+浓度下降[3、4]。Na+、Cl-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水随之也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水肿。

由于细胞膜失去极化状态,电压依赖性Ca2+通道开放,Ca2+进入细胞内。除细胞外成份内流外,Ca2+由细胞内的储备池释放,同时Ca2+摄入储备池的过程由于ATP不足而受阻,进一步加重细胞内Ca2+浓度升高,细胞内Ca2+超载导致细胞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障碍[5、6]。

能量代谢紊乱同时引起细胞防御系统的损伤,活性氧(ROS)生成增加,引起脂类、蛋白质和DNA破坏,细胞内代谢的关键酶失活,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缺氧缺血导致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异常,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偶联障碍,ATP生成不足。

缺氧缺血性损伤还可引起线粒体活性氧(ROS)生成增加、线粒体膜通透转变、细胞色素C等凋亡诱导蛋白释放、凋亡基因表达等,进而引起细胞损伤[7、8]。

试验证实

心肌细胞缺氧1h即可出现缺氧损伤表现[9]。在缺氧缺血早期即可出现组织内PCr/Pi比值下降,乳酸升高,PH呈酸性,继之ATP浓度下降。此时如重新供给底物,比如葡萄糖、脂肪酸、磷酸肌酸等,则代谢水平(如PCr)可逐步恢复至正常范围[10]。

如果能量代谢异常不能得以及时纠正,则细胞内PCr/Pi比值持续下降,细胞内PCr水平可很快耗竭,继而消耗细胞内ATP储备,甚至到后期细胞内磷酸盐水平都无法维持。随着缺血缺氧逐渐加重,糖酵解水平持续增加,细胞内Ca2+持续超载,同时氧自由基持续不断的造成破坏。最终引起细胞的不可逆性死亡。

如果在缺血缺氧的早期就能给予充足的能量补给,不仅可以改善细胞当前的能量代谢障碍所造成的酸中毒、Ca2+超载,还可以预防后续发生的包括ROS生成增加、线粒体通透性改变、细胞色素C等一系列进程,从而有效预防细胞的进一步损伤甚至死亡。

综上,兵马已病,不但不能断粮草,还要尽早予以补充!

参考文献

1、BelizfirioJE,A1vesJ,OcchiucciJM,eta1.Amechanisticviewofmitochondrialdeathdecisionpores[J].BrazJMedBiolRes,,40:—.

2、SalwaA.Elgebalya,RobertPostonb,RobertTodd.Cyclocreatineprotectsagainstischemicinjuryandenhancescardiacrecoveryduringearlyreperfusion.EXPERTREVIEWOFCARDIOVASCULARTHERAPY,VOL.17,NO.9,–.

3、HansenAJ.Efiectofanoxiaoniondistrbutioninthebrain.Phy7siolRev,,65:—.

4、AnagiotisKratimenos,IoannisKoutroulis,etc.EffectofConcurrentSrcKinaseInhibitionwithShort-DurationHypothermiaonCa2+/CalmodulinKinaseIVActivityandNeuropathologyafterHypoxia-IschemiaintheNewbornSwineBrain.Neonatology;:37–43.

5、KuznetsovAV,JavadovS,SickingerS,FrotschnigS,GrimmM.H9c2andHL-1cellsdemonstratedistinctfeaturesofenergymetabolism,mitochondrialfunctionandsensitivitytohypoxia–reoxygenation.BiochimBiophysActa;(2):–.

6、乔振虎樊艳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99-页.

7、DhallaNS,ElmoselhiAB,HataT,MakinoN.Statusofmyocardialantioxidantsin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CardiovascRes;47(3):–.

8、SanadaS,KomuroI,KitakazeM.Pathophysiologyofmyocardialreperfusioninjury:preconditioning,postconditioning,andtranslationalaspectsofprotectivemeasures.AmJPhysiol-HeartCircPhysiol;(5):H–.

9、SalwaA.Elgebalya,RobertPostonb,RobertTodd.Cyclocreatineprotectsagainstischemicinjuryandenhancescardiacrecoveryduringearlyreperfusion.EXPERTREVIEWOFCARDIOVASCULARTHERAPY,VOL.17,NO.9,–;

10、GudbjarnasonS,MathesP,RevensKG.Functional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by/125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