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LM急性闭塞合并心原性休克死亡率极高。没有尽快开通血管、恢复血流灌注,结局只有一个。即便是及时完成了再灌注,仍有可能因为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顿抑等原因在术后无法恢复。手术中需要团队配合边进行PCI边植入IABP来辅助稳定血流动力学,要警惕支架植入后无复流/慢血流的血流。在药物和IABP的辅助下,术者迅速植入LM-LAD的支架。整个过程简洁高效,充分体现了术者及其团队熟练的配合和优秀的操作。该病例梗死面积大、LM支架、死亡风险高,无论怎么强调抗血小板治疗都不为过。替格瑞洛起效迅速、抗血小板作用强而稳定、抵抗发生率低、显著降低急性心梗患者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应作为首选。病史资料(男,50岁,60Kg)

就诊时间:年8月。

主诉:发作性胸痛1周,加重1小时。

现病史:患者1周前劳累后出现胸痛,胸骨后约手掌大小,伴出汗,持续约5分钟缓解,未诊疗。今日散步时再次出现胸痛,疼痛剧烈,不能缓解,1小时后送至我院急诊科,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aVR,ST段抬高,V2~V4T波高尖”,急诊室室颤1次,给予J电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术前予“替格瑞洛片”mg、阿司匹林片0.3g口服。

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史。

体格检查:T36.0℃,P次/分,R19次/分,BP70/40mmHg,疼痛:5分。

实验室检查:<0.ng/mL;2.0ng/mL;97ng/mL。

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V1,aVR,ST段抬高,V2~V4T波高尖。

初步诊断

诊断依据:入院前一周反复出现活动后胸痛,持续数分钟,和活动相关,入院前持续性胸痛不缓解,心电图有改变。

病症:1、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2、心原性休克;3、Killip分级Ⅳ级;4、高血压。

危险评估:有高血压病史,心电图有改变,Killip分级Ⅳ级。

给药情况:阿司匹林肠溶片0.1gqd,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qn,替格瑞洛片90mgbid。

选用替格瑞洛理由:患者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且伴心原性休克,血栓事件和心血管死亡风险高,需要更积极的抗血小板治疗。

其他说明:拟行急诊冠脉造影。

冠脉造影

造影时间:入院当天。

造影结果(一):左冠采取左头位。因左主干闭塞,仅一个体位。

造影结果(二):右冠2个体位。

造影结论及应对策略:左主干闭塞,前向血流TIMI0级。前降支、回旋支未显影。右冠未见狭窄,前向血流TIMI3级。

手术过程

手术时间:入院当天。

术中用药:术中肝素:U。

手术过程(一):指引导管:JL4.0;导丝:Runthrough;预扩球囊:2.5×15mm,导丝到位,球囊扩张,造影显示病变最重处为左主干体部,并延续至前降支近段,PCI同时置入IABP。

手术过程(二):支架到位释放;支架:Firebird23.5×33mm。

手术过程(三):高压球囊后扩张,后扩球囊3.75×9mm。

手术总结:

术前病变部位造影图。

术后病变部位造影图。

PCI术后及随访

术后用药:替罗非斑泵入,阿司匹林肠溶片0.1gqd,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qn,替格瑞洛片90mgbid,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qd,盐酸贝那普利片10mgqd。

术后心电图:

术后血常规胸片检查:

随访结果:3个月后复查心脏彩超,心功能正常,LVEF50%。

病例总结

病变特点及其解决方案:患者因“发作性胸痛1周,加重1小时”入院,入院后患者胸痛持续加重且心电图ST段持续抬高,因此选择急诊介入干预策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主干闭塞病变,而且合并心原性休克,在IABP支持下完成手术。术后发生血栓可带来灾难性后果,术后需强化抗血小板治疗。PLATO研究结果显示,替格瑞洛治疗12个月在不增加主要出血的情况下,较氯吡格雷进一步显著降低ACS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复合终点事件风险达16%,同时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达21%。基于替格瑞洛治疗给ACS患者带来的获益,国内外的相关指南均一致推荐,替格瑞洛用于ACS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的首选。本例患者术后选用替格瑞洛口服抗血小板治疗12月。

医师介绍

颜景朋,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医院心内科(CCU)主任,济宁医学院兼职副教授。擅长对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特别是对急性心肌梗死及心血管重症的抢救。能够开展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心脏永久起搏器的植入以及射频消融等手术,完成PCI手术余例,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枣庄市科研二等奖一项,参与二项,获得国家专利一项。









































银川治疗白癜风医院
青海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zz/55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