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的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俗称蔫巴病、千日病、懒汉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

二、布病的传染源和传播因子?

患布病的动物是布病的传染源。羊、牛和猪,是人布病的主要传染源,鹿、犬等其它动物居次要地位。我区羊是主要的传染源,最易给人传染。

布病家畜的流产物、阴道分泌物、乳汁、肉类、皮毛、尿、粪便及被污染的土壤、水、饲料等均可含有布氏菌,其中布病牲畜的流产物是造成布病流行的主要传播因子。

三、布病的危害及造成的损失?

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既可以使人得病,也可以使家畜得病。

人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或污染物而感染发病。能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损害,尤其是骨关节系统的损害较为明显。患布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全身乏力、关节肌肉疼痛,有的还会出现肝脾大、睾丸肿大等,如不及时治疗,容易转为慢性,长期反复发作后很难治愈,病程可长达数月、数年,严重的可丧失劳动能力。因治疗布病而带来的经济负担,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而对家庭经济带来的影响,导致许多布病患者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牲畜患病可发生流产、死胎、不孕和睾丸炎等症。使牲畜繁殖成活率降低,畜产肉量减少,直接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和养殖户经济收入。据统计,牲畜因布病流产高达50%-80%,肉产量减少占20%左右。

四、布病预防和控制措施?

按照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免疫、检疫和淘汰病畜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1.控制和消除传染源。疫区内各种家畜均属被检对象,检出的布病畜一律不准外出,原则上一律屠宰做无害化处理,对少数经济价值极高的动物允许严密隔离鉰养,培育健康后代逐渐处理。   

2.保护畜群和易感人群。一是检疫。为防止引进布病家畜,在购买和调运牲畜时应从非疫区购买和调运。如必须从布病疫区调运,必须在无布病的乡或场购买。调运牲畜,尤其是跨越县、省境调运牲畜时,应当有组织地在兽医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严格的检疫,不得私自交易和调运。调运牲畜必须具备检疫或免疫证。二是免疫。特别是免疫羊群和牛群。三是保护易感人群。对受布病威胁最严重和最易患布病的人群,工作时加强防护,工作后加强消毒。

五、养殖户如何预防布病?

1.要圈养,避开水源,不得散放、串放或混放。

2.人畜分居,无论是成畜还是幼畜,都不要放在人室内饲养。大人和小孩都不要和羊羔玩耍。

3.场所消毒。在饲养过程中对饲养场所进行消毒。特别是出现牲畜流产时,一定要避免直接接触流产物和死胎,应立即对其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4.注意个人卫生防护。进行照料牲畜、清洁圈舍等劳动时,要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劳动后要彻底清洗手部。

5.发现可疑布病牲畜时,要尽快上报,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严禁将患病牲畜私自处理甚至转卖他人,避免造成疫情扩散。

包虫病的防治知识一、什么是包虫病?

包虫病又叫棘球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由棘球蚴寄生于人和动物所引起器官损伤、机体消瘦至死亡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狗是包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宁夏是包虫病的高发地区。

二、包虫病的传播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引起,棘球绦虫成虫寄生于犬科动物小肠中,孕节和虫卵排至体外。家畜和人吞食虫卵后,在肝、肺组织中寄生,经6-12个月的生长,成为具有感染性的棘球蚴。犬和其他犬科动物吞食了含棘球蚴的脏器而受感染,经40-50天发育为细粒棘球蚴绦虫。犬体内成虫可达数百至数千条,每个孕节中含-个虫卵。

三、包虫病的危害

1.对牛羊的危害。牛羊发生包虫病后,可使幼畜发育缓慢,成年家畜的毛、肉、奶的产量下降,质量降低,患病的肝脏、肺脏大批放弃。感染初期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的牛羊时常脱毛,发育不良、消瘦。肺部感染时有长期慢性的呼吸困难和明显的咳嗽;患病的肝脏、肺脏不能食用。

2.对人的危害。人感染包虫病,会形成肝包虫病、肺包虫病和脑包虫病等。对人体造成的直接危害是机械系压迫和毒素作用,其危害程度与包虫囊肿的寄生部位、大小、数量、性质及并发症关系密切。早起包虫病患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随着时间推移,包虫囊肿逐级增大,开始挤压周围组织器官而出现症状;干包虫常引起肝区隐痛,坠胀不适,上腹饱满,食欲不佳等。晚期肝包虫病患者极度消瘦,腹胀如鼓,出现黄疸、肝腹水等症状;肺包虫常伴有胸部隐痛;脑包虫患者出现癫痫症状;囊型包虫病病灶出现突然破裂,可导致过敏性休克而死亡。

3.对环境的危害

据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1只带虫犬或狼平均每天可以向周围环境排出近万个虫卵。通过苍蝇、风、雨水等媒介散布达数十公里。虫卵对低温、干燥及化学药物有很强的抵抗力,环境污染严重,恶化人与动物的生存空间。

4.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危害

牛羊患包虫病后,棘球蚴寄生在病牛羊肺脏、肝脏、脾脏、心肌、膈肌、肾脏等实质器官,不仅降低畜产品质量,还对公共卫生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四、包虫病的预防和控制

包虫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只有积极实施预防控制措施,就可以有效防治人和家畜不被感染或不被再次感染,减轻包虫病的危害。

1.犬的管理。犬是传播该病的重要一环,所有要尽可能少养犬,控制犬的数量。对于家犬和牧犬,要登记,统一管理,家犬栓养,不可乱喂患病家畜内脏,减少犬的感染几率。

2.犬的驱虫。采用吡喹酮对犬进行“犬犬投药,月月驱虫”。将驱虫药包被在犬能够吞食的食物中,给犬喂食。确认犬吞服后填写犬驱虫登记表。

3.犬粪的无害化处理。驱虫后排出的虫卵仍有活性,增加了人和家畜的感染风险。因此,犬驱虫后一定要把犬拴住,收集驱虫后3天内的粪便进行焚烧或掩埋等处理。

4.羊的免疫。采用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苗对8周龄左右的新生母羔羊全部进行首免,并做好登记工作。首免一个月后强化免疫一次,一年后强化免疫一次。

5.患病脏器的无害化处理。严格处理感染包虫囊肿的内脏,应将有病牛、羊内脏做焚烧或深埋处理。

6.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养犬或少养犬,避免与犬的亲昵接触,不喝生水,饭前洗手,严禁用被犬粪污染的食物,尽量少食生肉。

7.宣传教育。加强农牧民群众的健康教育,加大包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及普及,提高全民防病意识。

推荐阅读

▌原创空间

代永江:飞翔(摄影)

▌原创空间

刘建华:风中飘落的叶(诗歌)

长按识别







































在线咨询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zz/13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