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冠状动脉疾病谱中的一个临床综合征,指患者存在心肌缺血的客观临床证据,但缺乏胸闷胸痛等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又称无痛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心肌缺血(SMI)。近年来,随着系列研究的开展,人们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等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SMI也逐渐成为临床工作者的重点。而各种检查技术的进步,为SMI的及时诊治提供了条件。笔者采用血塞通软胶囊配合西医常规治疗SMI,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取年6月至年2月间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60例,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参照文献制定SMI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确定随机序列,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5.18±5.25)岁;对照组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3.82±5.9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平齐,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参照冠心病二级预防ABCDE方案用药,予口服阿司匹林、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阿托伐他汀等,及生活指导(包括合理膳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及适当增加运动等)。治疗组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塞通软胶囊,每次m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

结果

两组治疗后动态心电图参数比较治疗组用药后ST段压低持续时间、ST段下移面积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见表1。

两组治疗后血脂、Hs-CRP比较治疗后两组LDL-C、T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治疗后两组TC、HDL-C、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SMI是临床常见的冠心病类型,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冠心病危险因素(如吸烟、嗜酒、肥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家族史等)的人群易患病。作为一种较心绞痛更为常见的心肌缺血状态,其临床意义不亚于心绞痛性心肌缺血,且心绞痛患者可同时存在SMI发作。心肌梗死或猝死的重要原因在于心肌缺血的时间和程度,而不在于心肌缺血时有无症状,已被近年来的多项大型临床研究证实。故心肌缺血在对疼痛感觉反应不敏感的SMI患者不知不觉发生、发展,随时可能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不良事件。因此,早期发现并予积极治疗,同时加强生活教育指导,对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LDL-C低密度脂蛋白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与冠状动脉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动态心电图检测对心肌缺血的有无及程度变化多少有明确价值,心肌缺血负荷是心肌缺血定量评价的唯一指标。本研究通过对SMI患者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负荷及血脂、的观察,发现血塞通软胶囊能改善SMI患者的心肌缺血负荷,减轻心肌缺血程度;且能不同程度改善患者血脂代谢,尤其对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脂蛋白的降低作用明显。进一步提示血塞通软胶囊为临床治疗SMI的有效药物。(来源: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SOS重症卒中论坛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哪家医院能治愈白癜风
白殿疯北京哪里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jc/99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