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故土近60年,司母戊大方鼎回乡“探亲”:殷墟申遗面临最后1“考”

■投资2800万元建成殷墟博物馆  ■近600件珍贵文物将首次亮相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9月19日,司母戊大方鼎回到故里(王明浩摄)

古老的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今天上午举行盛大仪式,欢迎国宝司母戊大方鼎阔别故乡近60年后重回故里。为迎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对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最后一次考察评估,向世界文化遗产的目标作最后冲刺,安阳市今年投资2800万元建成了殷墟博物馆,将于9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并从国家博物馆借司母戊大方鼎及其它文物精品回乡展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殷墟发掘出土的近600件珍贵文物也将首次与众人见面。  据了解,安阳市委、市政府2001年正式启动了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国家文物局于2002年向联白癜风的症状和治疗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递交了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本。尔后,殷墟展开了自遗址发现100多年来最大范围的整治活动。  在遗址展现方面,殷墟前后完成了宫殿宗庙基址的夯土复原标识、甲骨文碑廊、王陵大墓植被标识等展现项目,并在此基础上举行了《殷墟概览》、《殷墟发掘史展》、《王陵大墓摆设展览》、《殷墟车马坑展览》等一系列富有浓郁殷商文化特点的摆设展览。  保护殷墟还被纳入法制轨道,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对此进行了专项立法,《河南省安阳殷墟保护管理条例》于2001年10月正式颁布实行。有关专家制定的《殷墟保护总体规划》也通过了论证并交由国家文物局批准实行。  今年7月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殷墟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世界文化遗产评估专家将于近期在安阳进行为期3天的最后考察评估。为迎接评估,近一个时期以来,安阳市又对遗址展现、环境治理、档案信息建设等各项工作进行了完善和提高。  为了让殷墟文物有一个安全的家,安阳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制了殷墟博物馆摆设展览设计方案,严格依照科学、环保、安全的要求和符合遗址保护的标准进行计划设计,同时尽量地使新建筑与殷墟遗址景观相调和。博物馆所有建筑均修建于现有地表之下,地表有多种植被覆盖,以便继续保持殷墟遗址的原有面貌。  殷墟遗址(延伸浏览)  殷墟遗址,又称中国安阳商朝遗址,是中国奴隶社会商代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它占地约24平方公里,是我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  1899年的一天,北京城里的国子监祭酒兼团练大臣王懿荣在一味叫“龙骨”的药中,很偶然地发现骨上居然隐隐约约刻有字迹,这就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文字―――甲骨文。这些“龙骨”都来自河南安阳一个叫小屯的地方,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殷墟。  1928年,考古人员对殷墟进行了正式发掘,这标志着我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殷墟遗址的发现名列我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向前推动了1300多年,是我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全国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持续时间最长、覆盖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点,以其完全的都城遗址和丰富的文化遗存成为我国青铜文明最杰出的代表。  殷墟对认识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发展和我国古代文明的成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政府将其列入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豫备清单。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jc/7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