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性心肌病(DCM)的特点是以左心室(多数)或右心室有明显扩大,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为基本特征。扩张性心肌病致病原因未明,除了心脏移植术外,还没彻底的治疗方法。治疗时首要目标就是有效控制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缓解免疫介导的心肌损害,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那保护好心肌细胞都有哪些措施呢,下面就来具体看看。

  β-受体阻滞药DCM患者血清抗β1-肾上腺能受体抗体具有β受体激动剂样活性,抗β1-受体抗体可能通过受体门控途径,引起细胞内钙超负荷,导致心肌细胞损害,而β受体阻滞药可阻断上述效应。此外,β受体阻滞药可显著降低DCM患者血清TNFα、IL-10和sTNFR水平,提示β受体阻滞药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药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可以预防患者病情恶化、改善临床症状和左心室功能,减少死亡,改善预后。由于DCM患者血清中存在抗β1受体抗体,其介导的心肌损害发生在疾病的早期,因此对于早期DCM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药将会得到更好的疗效。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等,应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无不良反应再逐渐加大剂量,如美托洛尔6.25毫克,2次/天,逐渐增加至12.5~50毫克;比索洛尔1.25毫克/天,逐渐增加至5~10毫克/天;卡维地洛起始量为3.毫克,2次/天,逐渐增加至25~50毫克。

  钙拮抗药DCM患者血清中存在的抗ADP/ATP载体抗体通过增加心肌细胞膜钙电流和胞浆游离钙浓度,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应用钙拮抗药可以防止该效应的发生。地尔硫DCM干预研究(ISDDC)显示地尔硫能改善早期DCM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射血分数,显著改善心功能。预后分析显示,因心衰加重需要住院治疗者减少,死亡率降低。ISDDC试验证明,地尔硫治疗DCM安全有效,适合于DCM的早期治疗,其主要药理机制被认为是干预抗体免疫介导的心肌损害,保护心肌。临床随机双盲PRAISE试验提示新的钙拮抗药氨氯地平能延长DCM患者的存活率,对严重心衰患者不增加心血管发病率和病死率。动物实验显示氨氯地平可引起剂量依赖性氮化物产生的增加,同时也增加大冠状动脉和主动脉内氮化物的产生,后者反映一氧化氮(NO)的合成增加,局部血管释放NO可使血管扩张。亦有学者认为氨氯地平治疗心衰的机制可能是由于该药能降低IL-6等细胞因子所致,尤其适于DCM早期治疗。

  免疫吸附疗法由于约70%DCM患者血清中可检出抗β1受体抗体,体外研究显示该抗体可介导β1受体的慢性刺激,导致心肌持续损害和病情进展。国外报道,应用免疫球蛋白吸附法清除DCM患者血液中IgG、IgM、IgA、IgE和抗β1受体抗体,同时进行纠正心衰的基本治疗,经过1年随访,DCM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和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

  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通过调节炎症因子与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产生良好的抗炎效应,改善患者心功能。

点击“阅读全文”,直接订阅最新《医药养生保健报》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专业医院
天津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jc/76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