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心肌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 心肌囊肿饮食 >> 杯具手术成功了,患者去世了
作为医生,你可能常会吐槽:“我们做事儿多,拿钱少;学历漂亮,生活苦逼;人微言轻,却压力山大!”
但是对于一件事物越是热爱,吐槽越多,怨恨越大,这句话放在医生这里也适用吧!
有时会碰到这种情况,病人的家属已经绝望,你的同事、你的领导都觉得这个病人肯定救不回来了,而经过你的艰苦努力,病人却得到康复。
在路上,周围有人突发急病,你冲过去,淡定有序地搞定了,那一刻,你整个人都在发光。
或许就是这点东西,这点成就感,让你越爱越深!
然而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时候,你手术成功,患者本来有生的希望,却因为手术并发症病情恶化了,医学是有限的,就连支撑你的那点成就感,也会常常遭到挫伤!
因为,常规手术也会有风险,出现并发症不可避免!
1术后并发症——病人痛苦、医生无奈手术成功了,患者却死了!前不久,一妇女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行常规抗感染支持治疗。术后病检提示:左侧卵巢单纯性囊肿,子宫后壁平滑肌瘤,盆腔粘连。但两天后,发现左下肢肿胀,皮肤苍白,皮温低,膝关节活动轻微受限,疑下肢深静脉血栓。彩超检查发现左下肢腘静脉多发血栓形成,即给予祛聚、溶栓、抗凝治疗。
治疗过程中有床上用力后阵发性心悸,疑肺动脉栓塞,心脏彩超及胸腹部CT未提示明星异常。血凝四项及电解质正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肌受损。无明显肺栓塞依据支持,继续行抗感染,溶栓抗凝治疗。
3个月后,该妇女突发抽搐,面色口唇发绀,呼吸急促,小便失禁,血压低,5min后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经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强心、利尿、纠酸、呼吸兴奋剂、营养心肌等竭力抢救无效死亡。
最终诊断:左侧卵巢单纯性囊肿,子宫后壁平滑肌瘤,盆腔粘连,高血压Ⅱ级,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呼吸循环衰竭。
手术成功,皆大欢喜,但预料之外的并发症夺走了所有的一切,悲剧!
无论操作医生水平多高,无论术前准备多么充分,术中操作多么认真、细致,没有哪位医生敢保证手术中绝对没有并发症。
并发症是指一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引起的,或者由诊疗操作引起的,能够预见的另一种疾病或症状。
然而,在事不关己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平静理智地说,并发症不可避免,但是在真正事到临头、关乎生命的时候,患者不能理解、委屈甚至怨恨;医生很受打击,惶恐不安。
2未雨绸缪——最好的防范!术后并发症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一般性并发症,即各专科手术后共同的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出血和肺炎等;另一类为各特定手术的特殊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不可避免,但是未雨绸缪是最好的防范!
今天我们来讲讲夺走上述患者性命的深静脉血栓!
近日,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发布了《中国普通外科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指南》,指南中指出深静脉血栓的易感因素。
1.外科患者术前活动量减少、术中制动、术后长期卧床均使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减慢
2.麻醉及手术创伤促使组织因子释放,并直接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导致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
3.患者自身因素,如高龄、肥胖、恶性肿瘤等,均可能导致VTE的发生。
3VTE的“三高”——发生率高、致死率高、可降低风险率高!1.普通外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40%。
2.大型手术患者同时具有多种血栓危险因素(年龄40岁、VTE病史、肿瘤等)时,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症发生率高达5%。
3.亚洲人群中,普通外科未进行抗凝预防的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3%,症状性肺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1%。
4.有证据显示,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DVT相对风险可降低50%~60%,PE相对风险降低近2/3。
看完上面的一系列数据
我觉得所有外科医生都需要听一场讲座
关于《围手术期血栓的风险管理》
恰好,我们为你请来了医界大牛!
这位大牛将在本周五晚(8月26日)20:00~22:00,在医客“大外科练功房”讲解《围手术期血栓的风险管理》
如何听课?登录医客→添加易可()为好友→发送验证消息“手术”2字→立即邀您加入大外科练功房!
点“阅读原文”,在医客中打开,加易可为好友!
哪里治白癜风最专业北京白癜风专业治疗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