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心肌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 心肌囊肿医院 >> 今夜起气温骤降12度,这类人请提高警惕
如果把心脏比喻成一个泵,心脏上的冠状动脉相当于抽水机的供电线,并且向泵供血。当冠状动脉发生闭塞,就像是泵断了电没法工作,心梗就发生了。
每分钟就有1人因它死亡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头号杀手《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中,推算全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达3.30亿,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其中,心肌梗死更是“头号杀手”!我国每年有近70万例心肌梗死发生,但仅有3.5万例获得及时、规范的救治,情况不容乐观。
急性心梗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致命性急症,但近年来,急性心梗越来越年轻化,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隐形杀手。心梗是怎么形成的?
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给心脏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支持。当冠状动脉堵塞或者发生其他病变,供血会减少或者中断,使得相应的心肌严重、可持久性的缺血,以致发生急性坏死,即为常见的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如果抢救不及时,往往意味着一条生命的消逝,一个家庭的破裂。
仅在今年,心梗已带走多位名人:5月27日,演员刘宇因突发心梗去世,年仅38岁。
6月20日,前中国体操队主教练陆善真因心梗去世,享年63岁。
7月20日,作家赖宝突发心梗去世,年仅39岁。
11月26日,阿根廷传奇球星马拉多纳因心梗去世,享年60岁。
……
然而据统计,约有超过一半的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时并不知道自己可能发生了心梗所以早期识别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些心梗的注意事项,希望大家收藏起来,或者转发给亲友。如果能够给更多高危人群以警醒,就是值得的。
一、18~59岁心梗患者,都有这些特征国际医学期刊JACC发表的一项研究,列出了一些预防心梗可调整的危险因素:
18~44岁组,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
吸烟(56.8%)
血脂异常(51.7%)
高血压(49.8%)
45-59岁组,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
高血压(59.8%)
血脂异常(57.5%)
吸烟(51.9%)
女性患者较为普遍的是:
糖尿病
高血压
肥胖
男性患者较为普遍的是:
血脂异常
药物滥用
吸烟
注意,这些都是“预防心梗可调整的危险因素”!
如果您存在其中一项甚至多项危险因素,请尽快采取预防性措施,该减重就减重,该戒烟就戒烟,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好……
二、心梗其实有先兆网上常说一句话:“猝死来找你时,不会打招呼”。
但其实,心梗前多半都有先兆,通常发生在心梗发病前的几小时或几天。
及时识别心梗的先兆,尽早就医或许能避免发展为心梗。主要表现有:
首次出现
心绞痛
第一次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
典型的为压榨性闷痛
持续时间数分钟
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之后疼痛可以缓解。
原有心绞痛
加重
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多;程度加剧;持续时间延长;需含服更大剂量硝酸甘油才能缓解。
出现
新症状
心绞痛发作时,新出现出汗、恶心、呕吐、便意、乏力、头晕、黑曚等症状。
及时识别心梗的先兆,尽早就医,或许能避免发展为心梗。
“心梗”有时很善于伪装
●消化道症状:有约3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表现为腹部胀气、呃逆、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主要是因为心脏病变刺激迷走神经,或病变在心脏下壁,引起胃肠道反应所致。易被误诊为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呼吸道症状:有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只感觉胸闷、憋气,或自认为气不够用,主要是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下降,造成肺部淤血,易被误诊为肺或气管疾患。●神经精神症状:有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表现为突然言语不清、一侧肢体瘫痪、意识不清、抽搐,主要是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心排血量急剧下降,导致脑供血不足,尤其是原有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更易发生脑循环障碍。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疾病。三、常见心梗疼痛部位无论是心绞痛还是心肌梗死,发病时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出汗,胸痛有时伴左上肢痛或牙痛、咽痛、胃痛。
这种疼痛或胸闷常常难以忍受,让人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活儿躺下休息。
心绞痛持续时间不会超过15分钟,如果胸痛或胸闷症状超过15分钟且伴有出汗,就要想到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四、紧急处理措施发生急性心梗
要记住两个
身边的人出现急性心梗后,留给我们抢救的时间其实很短。我们常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治疗一定要越早越好,千万不能等!
大家一定要记住两个救命的“”: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把握黄金救治分钟!
从发病至开通梗死血管如能在分钟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自己发生急性心梗,做对以下4个步骤,就可能逃过一劫。
1.镇定,停止一切活动
千万别紧张,原地休息,坐着躺着都可以,可以试着喝点温水来缓解紧张情绪。
不要企图通过活动来缓解疼痛,精神紧张和活动都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加重心肌缺血。
2.尽快含服硝酸甘油
如果身边有硝酸甘油,马上含1片在舌头下面,当感觉到舌尖发麻的时候,药物就起效了,一般起效时间在1-3分钟内(血压低于90/60mmHg避免服用)。
如果含服5分钟时仍有胸痛症状,可以再舌下含硝酸甘油1片。
硝酸甘油有扩张血管、缓解心肌缺血的作用。一般来说,硝酸甘油能缓解心绞痛,但是不能缓解心肌梗死引起的胸痛,如果含2片硝酸甘油5分钟还不缓解症状,就不要再等了,医院急诊看病;
如果身边有阿司匹林,嚼碎了,服毫克,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如血压高于/90mmHg先呼叫;低于这个数值可以先嚼服阿司匹林肠溶片)。
3.拨打急救电话
不论是在家还是在外面,让家人或周围朋友联系。
如果你自己去找医生,不论是自己开车还是叫出租车,都很危险。
一个危险是因为上楼、下楼和走路,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心肌缺血;
再一个危险就是发生心肌缺血时非常容易发生室颤,如果有急救医生在身边,及时抢救,90%的猝死就可以避免。
4.胸痛时挂急诊
医院看病一定要挂急诊科,而不要挂普通心内科。
医院急诊室内通常备有很多常用设备,如心电图、抽血化验仪器、心电监护仪器等,一站式服务,不需要你到处做检查,从而避免在做检查的路上发生猝死。
心肌梗死冬季高发心肌梗死作为一种严重的冬季节高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同魔影一般,成为夺走生命的“冷血杀手”。心肌梗死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其中,一年四季冷热交替的急剧变化是影响心肌梗死发生的重要因素。每年11月~1月都是心肌梗死的发病高峰,尤其是秋冬季节气温骤降的时候,心肌梗死发病率会突然上升。因为寒冷空气会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增加心肌细胞耗氧,使心脏供血需求较适宜温度时明显升高。
寒冬时节气温变化较大心梗等心血管病的高发期也到了医院心内科施诚主任表示,气温与心血管病死亡率密切相关,大气温度每下降10℃,冠脉事件的风险增加13%,死亡率增加11%。
其中心肌梗死发生的诸多原因之一为“寒冷刺激”,此风险不容小觑。因此,三九严寒,更需要预防心梗。
根据苏州市气象台最新预报强寒潮将于29日下午起自北向南影响我市30日到1月2日我市将出现持续低温冰冻天气预计48小时最低气温降温幅度可达12~14℃30日-1月2日早晨将出现持续4天低于-3℃的低温冰冻天气极端最低气温-5~-7℃如何进行冬季寒冷防护
心肌梗死后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面对如此可怕影响健康的“杀手”,我们又应该如何进行冬季寒冷防护呢?
重中之重要做到避免或减少反复冷热环境刺激。
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忽冷忽热,血管的强力收缩和舒张使冠状动脉内已形成的斑块受牵拉破裂,进而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堵塞血管,引起心肌梗死。
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外出时一定注意添衣保暖,尽量出门戴口罩,帽子;
②喜欢运动的老人,最佳室外锻炼时间为下午三四点钟或晚上,因早起温度低,加之晨起6时至12时交感神经活动增加,机体应激反应性增强,冠状动脉张力增高,最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以上为科普,文章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心脏健康问题,
可咨询医院心脏中心安心管家
一、随访
二、随访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zl/12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