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1)对心肌不应期的影响

稳心颗粒优先缩短心房肌动作电位时程(APD),选择性延长心房有效不应期(ERP)。心房ERP延长为频率依赖性,心房选择性作用是由于频率依赖的复极后不应性(PRR)在心房选择性的增加。Antzelevitch实验室的研究发现,稳心颗粒优先阻滞心房肌的快钠电流,产生心房肌细胞复极后不应期,进而阻断折返抑制房颤发生。但是,稳心颗粒仅轻度减弱心室肌快钠电流,对心室有效不应期(ERP)几乎无影响。

(2)对心肌传导的影响

虽然较高浓度的稳心颗粒阻滞快钠电流可使心室肌除极后QRS波时程轻度增加,但并不增加使用依赖性,即在不同的起搏频率QRS波时程变化很小。稳心颗粒的这种特性和Ib类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相似,表明稳心颗粒可迅速从钠通道蛋白解离。

(3)对心房肌电生理选择性的特性

稳心颗粒对心房的作用明显高于心室,表现为:心房选择性的方式使心房动作电位时程(APD)缩短,并产生复极后不应性。因此,稳心颗粒延长心房肌的有效不应期,但不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稳心颗粒心房选择性的关键机制是能导致心房进一步稳态失活。稳心颗粒选择性缩短心房肌细胞的APD90,这提示其能比其他钠通道阻断剂将心房肌细胞的舒张间期延长更多。因此,稳心颗粒作用后,心房将出现相对较长的舒张间期。由于心房和心室之间本身就存在稳态失活方面的差异,在稳心颗粒作用后,舒张间期的这种差异将更加明显。结果,稳心颗粒则通过改变心房和心室肌的稳态失活造成两者的巨大差异,进而达到心房选择性。

此外,相对于心室,稳心颗粒能够更加显著地降低心房肌动作电位的最大上升速度、增大舒张期刺激阈,提示其阻断了钠电流。稳心颗粒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表现为延长P波时限,并能终止和预防乙酰胆碱介导的心房颤动。

3.对心肌收缩力的作用

一项离体试验研究发现:稳心颗粒对单个心肌细胞ICa电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和负性肌力作用,这与其能改善心功能的作用相悖。但该研究进一步应用冠状动脉灌注的右心室楔形标本,观察了稳心颗粒对心室壁收缩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单细胞上产生负性肌力作用形成鲜明对比,稳心颗粒使楔形心室肌的收缩力呈现浓度依赖性加强。稳心颗粒引起单个心肌细胞和楔形心室肌标本的收缩力反应不同,考虑可能与稳心颗粒可引起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有关,进而引起心室壁的正性肌力作用。另外,应用酪胺(可引起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儿茶酚胺释放)的灌注心室肌楔形标本时,可发现与稳心颗粒上述作用相似,即以1.0-1.5μM酪胺可引起心室肌的正性肌力作用,并且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心得安,可完全抑制酪胺和稳心颗粒的正性肌力作用。该试验结果证实了上述结论,即稳心颗粒的正性肌力作用与儿茶酚胺分泌有关,这也是稳心颗粒治疗心衰患者伴发心律失常的理论基础。

一项关于稳心颗粒应用于心衰患者的Meta分析发现,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稳心颗粒单独或联合应用后心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较前升高。另有动物试验研究发现,稳心颗粒与氯沙坦具有类似改善心肌细胞钙离子通道重构的效应,能有效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冠脉结扎大鼠的心脏重构,减轻左心室肥厚。

--------------------------------------------

稳心颗粒——心慌、心悸、胸闷、失眠、乏力等症状首选用药

(1)传承汉代经典名方炙甘草汤,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制,精工制造,《药典》中唯一防治心律失常的现代专利中药,累计销售3亿盒;

(2)国际标准循证证据:显著改善心慌、心悸、胸闷、乏力等患者自觉症状;早搏防治首选药物;

(3)国际机制证据:调节多离子通道(Na+、K+、Ca2+),高效、广谱防治房性、室性、遗传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增强心肌收缩力,有效改善心功能,且疗效与剂量正相关;

(4)循证证据:活血化瘀,抗心肌缺血缺氧,防治冠心病,联合丹红注射液疗效更好;

(5)循证证据:镇静安神,改善睡眠,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总有效率91.46%。

稳心颗粒以其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已经深入广大医患心中。电视剧《裸婚之后》真实再现了“稳心颗粒治疗频发早搏”生活场景。这绝非植入广告,是疗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zl/117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