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心肌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 心肌囊肿常识 >> 首个婴儿型庞贝病酶替代治疗中国数据发
近日,中国大陆地区首个婴儿型庞贝病(IOPD)酶替代治疗(ERT)研究数据发布,这也是首个在中国大陆进行的溶酶体贮积症酶替代治疗临床研究,旨在评估中国IOPD患儿ERT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显示,注射用阿糖苷酶α能够显著改善中国IOPD患儿生存率、心肌肥厚和生长发育情况,延缓疾病进展,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1]。
该研究基本达到了各主要、次要终点,在接受每2周一次剂量为20mg/kg的注射用阿糖苷酶α治疗持续52周的IOPD患儿中,显示出了具有临床意义的生存率提高、心肌肥厚改善、生长发育促进、运动能力发展。同时,在研究期间患者可耐受,安全性良好。
酶替代治疗(ERT)是目前已经证明的针对庞贝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使用重组人类酸性α-葡糖苷酶(rhGAA)(注射用阿糖苷酶α)治疗IOPD患儿。国外临床研究显示,6月龄前开始ERT可延长IOPD患儿寿命,3年内病死风险下降95%[2,3]。年,注射用阿糖苷酶α在中国基于全球临床试验获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批准上市,一直尚无中国患儿酶替代治疗(ERT)的正式数据报道。
关于庞贝病
糖原累积病Ⅱ型,又称庞贝病,是一种罕见的、致命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于编码酸性α-葡糖苷酶(GAA)的基因变异,导致溶酶体内GAA酶活性缺乏或显著降低,糖原不能被降解而贮积在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等细胞的溶酶体内,导致溶酶体肿胀、细胞破坏及脏器功能损伤,并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根据发病年龄、受累器官和疾病进展速度,庞贝病分为婴儿型庞贝病(IOPD)和晚发型庞贝病(LOPD)。IOPD患儿病情进展迅速,若无有效治疗,常于1岁内死于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4]。
//
为满足临床实践的迫切需要,年,上海市儿童罕见病临床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牵头,青岛医院、医院、上海交通大医院共同开展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科学评估了注射用阿糖苷酶α治疗中国IOPD患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成果目前已于年6月27日在《FrontiersinPharmacology》杂志发表(IF:5.;期刊分区:中科院2区、JCRQ1)。
“这是中国大陆第一项针对IOPD患儿ERT治疗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填补了中国大陆关于ERT治疗IOP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正式数据的空白。研究结果表明,注射用阿糖苷酶α能够显著提高中国IOPD患儿的生存率,改善心肌肥厚,促进生长发育,延缓疾病进展,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此项研究数据的发表,有助于提升临床医生对于中国IOPD患儿ERT治疗的认知,积累本土ERT治疗的经验,对于临床IOPD治疗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了实际的参考依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主任傅立军教授
原标题:《首个婴儿型庞贝病酶替代治疗“中国数据”发布,填补本土研究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