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不耐受,动一动就气喘吁吁

无征兆的突然晕厥

咳嗽、呼吸急促或困难

口腔黏膜等可视粘膜发白或发紫

……..

出现以上症状,铲屎官们要注意啦!!!

这些都是爱宠患有心脏病的症状

铲屎官们一定要及时发现,引起重视,及时治疗!

今天,小编就分享日常预防狗狗“心病”宝典

铲屎官们快收藏好!

易患类型

1、肥胖:肥胖容易导致狗狗心脏病,这个大家都好理解,一个很常见的例子:肥胖导致血脂含量高,血液浓稠度升高以后,心脏需要更用力,产生更大的压力,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以到达全身。而心脏每一次更用力,都可能像我们平时练肌肉一样,将心肌越练越厚,最终导致心肌增厚。

2、摔伤:主要是看摔到什么部位。如果摔到胸腔,自然是危险系数最高的;还有一种摔伤,可能导致慢性心脏病那就是由于摔伤导致肝、肠等脏器移位,挤压到心脏,甚至进入心包膜内,导致心包填塞引起心脏病。

3、运动不规律:很多宠主平时都将狗狗关在家里或笼子里,到了周末或者临近比赛的时候,就会带狗狗出去做许多剧烈运动。没有热身、没有运动后的舒缓,心脏总是在安静与突然爆发之间转换。

得病症状

1.身体状况:低沉的、能引起窒息的咳嗽,呼吸困难、短促,运动体能降低,明显的体重上升或下降,食欲不振,腹部肿胀,高血压,虚弱,喘息,沮丧,牙龈发白等。

2、情绪状况:心脏出问题,会引起所有器官氧气和营养供应不足,导致代谢变慢,会让狗狗疲倦,活跃度下降,运动不耐受。狗狗精神状态反常,一定要重视。

3、年龄状况:随着狗狗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开始明显下降。以前晕倒过,或有晕厥的历史;四肢无力,站不稳,莫名摔倒,甚至有瘫痪的迹象,这个时候就要带他们去看医生了。

如何预防

1.进行定期检查。一般情况下,建议每年为狗狗体检一次,定期做X光、验血(NT-proBNP、cTnI)、心电图、多普勒彩色心脏超音波检查。老年犬、患有慢性疾病的狗狗则需要根据医嘱调整体检频率。

2.养成正确运动习惯。运动前先热身,避免突然或高强度的运动,或突然从室内去到温差较大的室外。运动太少容易导致肥胖,从而导致一系列疾病。运动太多容易造成心脏负担过重。

3.做好体重管理。控制热量摄入,不要经常投喂高热量的非主食类零食;零食切忌投喂人类食物,保持适当运动。

4.养成健康生活作息。不要轻易改变狗狗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尤其是老年犬,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能让狗狗更健康。平时也不要对狗狗大喊大叫,不要造成引起惊吓的声音和场景。也可以把狗狗厕所的位置放得离狗狗睡觉的地方近一些,方便晚上大小便。

应急处理

1.心脏病发病是突然且无征兆的,但是狗狗在发作之前会有微妙的抽搐,所以主人要随时观察狗狗的常态,在它发作之前掏速效(这些速效药最好咨询医生购买),赶紧扒开嘴往里灌药,尽量把药压在舌根下。由于速效的味道极大,一会儿狗子又会吐出来,但没关系,只要有一点味道进去它就得救了(因为速效的原理是强效扩张心血管,让心脏的血液迅速活络起来)。

2.这个时候好好抚摸它,让它把气喘出来,同时在心理上给了它安慰。现在最危险的一步过去了,你可以有时间去把窗子打开让空气流通起来,但不要挪动狗狗,让它原地缓缓,选择自己最舒服的姿态。

3.建议在家里备几个氧气袋,就是那种登山运动员用的几小时装的都行。最好在发作过后,它已经处于平静的情况下给它吸点纯氧。

来源: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ys/149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