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陶慧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主任医师李荣

心肌缺血并非“老年病”,越来越多年轻人也早早出现。本报记者刘雷摄 

 

新闻背景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年》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自年起超过并高于城市水平。,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每5个成人中有1名患心血管病。而每5例死亡者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缺血性心脏病(IHD)死亡上升所致。

   

心肌缺血离我们并不遥远

  广州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主任医师李荣介绍,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葬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简单地理解,就是心肌缺乏血液供应。冠状动脉是心脏的血液供应系统,健康人的冠脉管腔像是刚投入使用的下水管一样,管腔通畅,管壁没有狭窄。管壁没有狭窄,血液可以正常流动,从而满足心脏的供血需求。

  “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等危险因素的产生,管腔逐渐出现杂物沉积,进而出现管腔狭窄、痉挛、堵塞等,开始出现阻碍心脏血液供应等情况,限制了心脏活动所需要的营养。”李荣说,这类似于堵塞的下水道,影响了下水道正常的排污排洪功能。

  

隐匿性心肌缺血损伤更大

  心肌缺血出现症状能给患者提示要去处理,然而,有些心肌缺血是无症状的,这种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发病更隐匿,对患者的损伤更大,一般更常见于中青年。

  李荣介绍,无症状心肌缺血,又叫无痛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心肌缺血(SMI),是心肌缺血中的一个特殊类型,是指确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心电活动、左室功能、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代谢等异常),但缺乏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简单来说,就是“检查有问题,但是没不适症状。”

  由于其无明显症状,故容易造成患者的忽视和医师的漏诊。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人平时不会感到不适,往往在过度疲劳、运动后才发病,因为很多时候只要休息一会就能缓解,因此容易误当普通疲劳而忽略。

  

  

专家提醒

  

六个典型症状提示缺血缺氧

  心脏血管狭窄、痉挛或堵塞后,心脏得不到正常的营养供应,心脏细胞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可引发一系列的反应,会导致出现如下症状: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伴有大汗。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

  3.饱餐、寒冷、饮酒后出现胸痛、胸闷。

  4.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

  5.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在上述情况下出现的胸闷、胸痛要警惕,这些都是心肌缺血的典型表现。

  除此之外,心肌缺血还有其他不典型症状,同样不能掉以轻心。

  

警惕4个不典型症状

  1.突发的心动过缓、血压降低或晕厥。

  2.无任何原因可解释的疲倦,精力不足。

  3.无典型症状的患者仅感觉胃部不适、恶心,或者是牙痛、颈椎痛等。

  4.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咽喉痛及烧灼感、紧缩感,牙痛等。

您若喜欢今日内容,可动动手指转发给亲友;若媒体转载,请标明出处!

更多健康资讯,







































北京哪家医院能治疗好白癜风
倍他米松磷酸钠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lku.com//mjccwh/9171.html

------分隔线----------------------------